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12500957
2020年12月起在央视开播的《跨过鸭绿江》成为下半年电视收视冠军,该剧弘扬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一些年轻网友也加入了追剧大军,表示:“这才是我们年轻人该追的剧。”由此可见(     
①文艺作品的创作应以实现经济效益为首要目标
②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创作该作品的应有之意
④国家的强大是以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为基础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在贵州长顺,布依族农民携手收稻谷、打糍粑;在安徽宣城,家家户户忙着制蜜枣、迎中秋;在四川泸州,邻里聚在一起点桔灯、吃橙子……同一片星空,赏同一轮明月,无数中国人通过各种方式迎中秋、庆团圆。对中秋节的当今文化价值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精神的回望,表达中国人怀远望乡、家国一体的情感与信仰
②是文化的纽带,促进交流互鉴,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③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变化发展
④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3-16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6年两会上,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匠精神”引发了社会强烈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1.“工匠精神”就是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把技术做成艺术。弘扬“工匠精神”将有助于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而精益求精的精神也将带动产品及企业更加具备创新性更加追求极致化体验,更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需求。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出(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④制造业产品依赖于“工匠精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这告诉我们( )
①正确的价值观念源于人民群众的需求
②人生价值是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③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2-13更新 | 27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为了加强党史教育,各地区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实地参观学习、红色故事讲解等形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山西省文旅厅聚焦红色主题打造“唱享黄河、长城、太行山”合唱展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推出8条“百年逐梦新启程”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④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04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