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大众传媒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35 题号:12705152

某省2021年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讲述了正值青春的女乐官在赴宴起舞的路上发生的趣事,用婀娜多姿的舞姿生动展示大唐盛世文化,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风姿的同时,感受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捧,迅速登上多个网站热搜榜。《唐宫夜宴》的创作者受博物馆里极具特点的乐舞俑造型的启发,用艺术的手法把唐代舞乐俑的生活场景及动感情愫融入节目中。服装、造型采用极具特点的三彩元素,并极大可能地还原历史,将观者代入盛唐时期独有的美学空间,展示出三彩艺术之大美中原、大美华夏。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技术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生动展现唐朝少女们在前往夜宴的路途中或嬉戏打闹,或梳妆打扮,或扑蝶戏水。节目主创深有感触地说,厚重的历史文化不应仅陈列在博物馆里,如何用多元素的艺术手法加工提炼并传扬下去是留给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思考。我们创排这个作品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呼吁我们新时代年轻人一起来保护历史瑰宝,讲好中国故事。


(1)结合材料,分析《唐宫夜宴》的创作是如何体现意识活动的特点的。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唐宫夜宴》的成功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启示。
(3)中国传统节日众多,春节是其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家人团聚、凝聚亲情的重要价值。请另选两个我国的传统节日并简析其时代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摆脱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正升华为一曲时代颂歌。

2020年11月6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故事浓缩成为一部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 ,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全国扶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展演开幕以来,包括该剧在内的67部舞台艺术作品,以线下演出、线上直播、展播等方式。在持续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更多人真切触摸到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艺术演绎生活真实,舞台映射壮阔时代。这些剧目叫好又叫座的背后,除了真实、真情、创新,更有脱贫攻坚引发的普遍共鸣,以及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精准脱贫只是人民追逐美好生活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我们只有倍加努力,才能赶上时代的脚步。青年一代,更当胸怀梦想,接续奋斗,为风起云涌、生机勃发的中华大地描绘出“叫好又叫座"的新生图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剧目“叫好又叫座"的认识。
(2)有人认为,胸怀梦想就能创造美好生活。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辩证唯物论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请从生产者角度.就如何发挥文艺作品在人民追逐美好生活中的作用提两条建议。
2021-04-16更新 | 47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春节、端午、中秋、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每个节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春节,“抢红包”成为时尚,但事实上,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一些争议。
反方:冲淡年味
“抢红包”让商业活动冲淡了年味,使很多人耗费了大量时间在网上,而忽略了过年的团圆氛围。对于老年人而言,当晚辈们无论吃饭还是聊天时,都低着头看手机,难免会让他们失落。
正方:回归本质
“抢红包”恰恰让过年的红包回归了本质。现在过年发传统的红包,往往几十块拿不出手,至少百元以上,这已成为一个不小的负担。而网络红包几块钱、几毛钱都可以,互不攀比,大家就是图个吉利,既增添了过年的氛围,也增进了亲友间的友谊,是好事。
材料二:调查发现,许多青少年不但对传统节日热情不高,对其中蕴含的内涵也知之甚少。如何通过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青少年“爱过”“会过”传统节日,并过出“门道”和“内涵”,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课题。
(1)运用“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请谈一谈对“抢红包”现象引发争议的认识。
(2)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破解上述问题提出三点合理建议,并说明建议的理论依据。
建议一:                                                                    。
理论依据:                                                                  。
建议二:                                                                    。
理论依据:                                                                  。
建议三:                                                                    。
理论依据:                                                                  。
2016-11-26更新 | 6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仰构成人之思想灵魂,事关人之成长成才。信念如磐,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做党和国家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从一个世纪前马克思主义的火种率先在高校播撒,到战争年代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奔赴延安,坚定“跟党走”的信念,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有志青年投身发展大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挑重担。高扬信仰的旗帜,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让中国始终沿着正确轨道,不断开辟发展新征程。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要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当前,不同思想文化观点交流交融交锋,特别是互联网等新的信息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下的青少年如何才能担当起未来发展的重任呢?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以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立德铸魂,不断探索学校教育新的“打开方式”,使之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让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同一颗种子,种在年轻一代的心中。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对青少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2)班级拟举办“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重任”主题班会,请从青年学生角度列出两条发言要点。
2019-12-23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