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12825891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作为“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的叶嘉莹,才情纵横,却命运多舛,是诗词的力量让她始终保持着生命内在的完整,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叶嘉莹说,诗歌的价值在于滋养精神和文化,古典诗词凝聚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执教70余年来,她播撒着中国诗词的种子,用曾经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诗词来反哺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讲学期间,与哈佛大学著名的汉学家海陶玮教授合作研译中国诗词。作为古典诗词“摆渡人”,数十年来一直投身于古典诗词的普及工作,如今90多岁高龄的叶先生仍未停下爱诗的脚步,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成为无数人通往诗歌国度的路标。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用曾经支撑自己走过苦难的诗词来反哺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学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国家倡导公民和组织在适宜的场合奏唱国歌,表达爱国情感。咏奏唱国歌,应当按照本法附件所载国歌的歌词和曲谱,不得采取有损国歌尊严的奏唱形式。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说明两部法律作出上述规定的原因。
2020-02-08更新 | 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代中国,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我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决定的理论依据
2016-11-21更新 | 733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五四运动导源于新文化运动。这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广大青年的思想得到了大启蒙、大解放,反帝反封、图强革新的觉悟和意识得到了空前提高:五四青年知识分子传承古代先贤“先天下之忧而忧”“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把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高高举过头顶,把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责任扛在肩上,发挥了“民族的春梁”和中流砥柱的作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激励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投身革命,探寻教国教民的道路。五四运动中的青年知识分子用行动、用奋斗、用热血不断丰富着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新时代中国青年虽然面对的时代环境、时代任务与100年前有很大不同,但强国兴国、振兴中华的使命和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自觉弘扬五四精神,涵养家国情怀,担当起强国复兴的历史重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是如何丰富爱国主义精神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用五四精神涵养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家国情怀的意义。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升华,请你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为弘扬五四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2020-05-02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