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具有多样性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794 题号:1411778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考察调研。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面积5123平方米,该馆展示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非遗8项,是展示、展演、传承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地。

材料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传统舞蹈,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当地人民群众以党史故事为素材,创作出红色秧歌舞,令人眼前一亮,意味深长。不仅仅是陕西绥德,在山东济南泺口九烈士纪念碑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将党史编成朗朗上口的快板,引得游客连声叫好;在海南儋州,党史内容写进一曲曲山歌,“每周一唱”广受群众欢迎……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许多地方将红色历史与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秧歌、快板、山歌等,是各地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是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它们为载体普及党史知识,以歌串史、以戏叙史,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让党史更加可知、可感、可近、可亲,增强了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这些实践也启示我们,不断丰富党史的讲述方式、呈现形式,能够进一步使红色精神润物无声,让红色文化直抵人心。好的形式离不开好的内容。立足本地优势,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既是创新方式方法的重要基础,也是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的题中之义。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党史故事,以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我们就能更好地使红色历史“活”起来,让红色教育“火”起来。

材料二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统艺术面临着失去生长土壤、失去传承、失去竞争力和生命力等一系列困境,传统艺术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习总书记强调,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艺术,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知识,谈谈在红色教育中如何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艺术必然走向消亡。”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让红色历史“活”起来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嘴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材料一   黄河流域,拥有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国家公园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粮食和肉类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左右,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多民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占10%左右,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2019年9月,在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的治黄实践基础上,我国提出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实践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洛阳着カ打造“东方博物馆之都”,已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82家,收藏文物达471832件(套)。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中,有深居千年的巅峰工艺、华彩卓著的文化产,也有流传百世的动人传说、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洛阳推出10条博物馆旅游精品线路,年接待量近1000万人次。以陈列展览精品工程为桥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博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助推国际人文交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知识,说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3)创作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发出“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警号,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欣赏《黄河大合唱》后,请你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弘扬这种斗争精神拟一份包含三个要点的演讲提纲,要求每个要点不超过15个字。
2021-05-05更新 | 16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有一位南方姑娘,在西北的敦煌大漠待了56年;有一位学者,平时只做了一件事:研究、保护和弘扬敦煌文化;有一位耄耋老人,被冠以“敦煌女儿”的称号;“如果还有下一生,依然还是原来那句话,我为敦煌奉献一辈子是值得的,无怨无悔。”她就是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的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是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的第三任“敦煌守护神”。以敦煌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先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培育了亿万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和价值。樊锦诗扎根大漠逾五十载,潜心石窟考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樊锦诗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为莫高窟文物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作出突出贡献


(1)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保护和弘扬敦煌文化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中指出:“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这次文博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主题,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合作交流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要坚持多样共存、互鉴共进、合作共享,加强文化交流,倡导文化平等,保护文化遗产,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合作,让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众,让世界更加美好。”


(2)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分析坚持文化多样共存、互鉴互进的必要性。
2019-12-13更新 | 1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材料一: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各地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博物馆主题宣传活动。内容主要有:博物馆在唤起民众对其自身价值观起源的意识、推动其对用边环境遗产的保护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围绕纪念建党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推出一批反映红军长征等重大题材的主题展览;博物馆在青少年教育功能方面的成果,等等。
材料二:在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海报设计中,国际博协强调文化景观的多元性。海报设计所突出的不同花色拼接,是人们日常生活和遗产的部分形态,也是文化景观的组成方式。该海报传达了多元融合的理念,展现了源于自然与文化结合的丰富文化景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各地的主题宣传活动体现了博物馆的哪些功能?
(2)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国际博协的海报设计理念。
2016-11-26更新 | 1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