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2 题号:143044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广西红色资源丰富。习近平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做到学史增信。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 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 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习近平在与各族群众亲切交流中指出,广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要继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心手相牵、团结奋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充分用好广西红色资源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重要意义。
(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的观点对此加以分析。
(3)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某班级拟召开以“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请你拟写一份发言稿。
要求:自拟发言要点,不可抄袭材料;观点鲜明,能就某一点结合身边实际深入说明;所学 知识要运用准确、贴切;表达合乎逻辑,条理清晰;200字左右。
2021·广西北海·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中华民族古老而朴素的民族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经照进了现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怀揣来自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成功返回地球。“嫦娥五号”的成功返航是我国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时代50年来又一段动人节拍,它意味着我国掌握了无人月球探测的最主要基本技术.为未来建造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乃至登上火星的设想打下坚实的基石。在航天征途上,为梦想而努力奔跑的不只是“嫦娥五号”。“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已累计飞行超过3亿公里,不断抵近目的地火星;北斗导航正向地球每一个角落送去源源不断的服务信号;空间站建设也在按计划展开……我国在航天征途中取得的不朽成就映照出中华民族的科技底气,也激荡起每一个中国人内心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自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述我国在航天征途中取得的不朽成就是如何激起我们的民族自信的,并说明这种民族自信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021-12-17更新 | 13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仅诸如“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还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让世人耳熟能详的关于读书的名言。但是,越来越快的工作、生活节奏,让国人“根本停不下来”,一些不多的闲暇时间,也给了互联网社交和娱乐。据2014年公布的阅读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人均读的纸质书是4. 4本,远低于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奉,低于国际水平。泱泱大国,拥有做人的五千年文明,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空飘荡着的书香气息竟如此稀薄。
“让人民群众享有曼多文化发展成果,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提供更多优秀文化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书香社会,今年首次“亮相”政府工作报告,从国家战略层面上对读书予以倡导,这对全民族来说,着实是一件幸事,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意义。
(1)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建设“书香社会”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材料二: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在现代化进程越来越造福人类也越来越困扰着人类时,我们更需要一种精神引领前行,这需要一股阅读的力量来支撑。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点亮一盏心灯.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体守望: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是对人类崇高“价值”和应有“秩序”的坚持:对个体,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是终身受益的个体福利,是开阔眼界、豁达胸怀、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修身养性的最好方式:对生命,闼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是构建幸福的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径。
(2)有人根据材料得出结论:“阅读是改变和塑造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手段。”请从认识论角度评析这一观点。
(3)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就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出两条建议。
2018-06-21更新 | 2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淬炼的“红色气质”,就是“红色政党”存在的政治基础和实践基础,这个气质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保持多久;这个气质能够薪火相传,人民的江山就能世代永固。
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杨靖宇、左权、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一个个共产党人组成宏大的英雄群像,展现着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红色的信念、红色的理想、红色的内心、红色的旗帜……“红色气质”是革命战争时期忠城不渝、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正是这神气质,使中国共产党在近96年里不断成长壮大;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正是这神气质,使党的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爱戴和拥护;是改革深化时期扎实苦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正是这神气质,使党能够以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有人根据材料得出结论:“有了‘红色气质’,忍忍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你是否赞成此观点?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弘扬“红色气质”对社会的影响。
(3)“红色气质”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扬。请就如何传承“红色气质”提出两条建议。
2017-06-03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