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爱国主义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2 题号:1435300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获得过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奖和未来科学大奖等荣誉的袁隆平,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又获得“共和国勋章”。他有过体育救国的梦想,也曾打算参军报国,最终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选择农业报国。1956年,为了响应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之前还在学校代教俄语的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他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终于研究成功三系杂交水稻。他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断创新,带领我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又研究成功两系法杂交水稻。2017年,袁隆平领街研发出低锡水稻体系。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课题一上马就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的相关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他把政府拨给的数千万元研究专款,与全国的协作单位共同研究、共同分享。他还将所获科学奖和世界粮食奖等奖金全部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记者问他目前的担忧是什么,他说是年轻人都不搞农业去了。问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他说最需要的是好政策,调动种粮积极性。记者问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他说他还要为实现两个梦想加倍努力。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水稻覆盖全球梦。他对杂交水稻和它背后维系的国家粮食安全的赤诚之心,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未变。袁隆平一直认为,自己热爱的中国,既是他永攀新高的动力,也是所有梦想的终极目标,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


(1)结合材料,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要学习袁隆平的哪些精神品质。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袁隆平的事迹对于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3)某班举行“致敬袁隆平,共筑中国梦”主题班会,请你结合材料,围绕主题拟写三条发言要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也是中国人民缔造伟大奇迹的历史。从饱经沧桑到创造举世瞩目的壮举,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不到100年的征程中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壮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7月7日,习近平出席首都各界代表隆重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纪念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主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雄!
材料二: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一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三号”的平稳落月,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在实现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1)根据材料一,运用“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2018-01-02更新 | 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2月14日,“201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分别是:吴锦泉、郎平、屠呦呦、王宽、阎肃、徐立平、莫振高、买买提江·吾买尔、官东。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普通百姓﹑体育教练﹑科学家、抗战老兵、艺术家……他们用人性的至爱持续地感动着我们,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在他们身上,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了完美的超越。
(1)请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当代青年应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018-05-07更新 | 3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让我们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提出,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革命由低谷走向高潮的重要原因,就是全党上下展现出一股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怕牺牲、永远奋斗的革命精神。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的贺信中指出,“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强调“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正是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共生与交流,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人类文明。在世界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当今时代,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特色地域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记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只有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求同存异、和谐共生,这个世界才能丰富多彩、欣欣向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弘扬延安精神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2)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反而会给世界文明带来灾难。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就当代青年学生如何继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写两条建议。(每条建议不超过20个字)
2024-06-14更新 | 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