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5 题号:1435346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在提交大会审议正式获得通过,成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清单上再添一颗璀璨明珠,共有56项世界遗产。

泉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着古朴的历史沉淀,也有着现代城市的活力,古今交融,繁华却又不失质朴。这里是一带一路的节点,有着宋元特色的建筑,正是这样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得到了世界遗产大会的认可,这个认可很有含金量的,不仅仅是对福州这个城市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可,也让更多外国人有机会了解中国文化。

随着申遗成功,古老而新兴的泉州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宋元时期,多种文明在泉州交流碰撞,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美美与共,这对于今日的世界仍然是重要启示。保护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文化形式的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多样性,申遗成功的泉州还可以做得更多,这既是地方发展的金钥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责任与使命。

泉州申遗成功,不只为这座城市以历史荣耀获得桂冠而自豪,更是寄望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以大海般的文化自信代言中国,昭示未来。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泉州申遗的文化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陵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对世界的意义。
2017-04-13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文明吸纳、融合各地区文明精华,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代表性文化,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九曲黄河,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某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努力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规划建设了国家级博物馆——黄河文明博物馆,全方位、多视角集中展示黄河流域各种文明成果;建设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基地,使海内外同胞近距离体验和感悟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加强对黄河文化的研究阐释,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宣传黄河文化研究成果,营造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浓厚氛围;精心谋划、打造“黄河文化学堂”和及一批与黄河有关的历史名人学堂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并说明该省是如何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的?
2020-10-27更新 | 4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大理是文献名邦。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化,列入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5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处,拥有6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不过,和许多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一样,白族文化也面临着消失的困境,大理的“非遗”保护迫在眉睫。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支持下,“抢救白族文化”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抢救白族文化”的意义。
2018-10-20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