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476268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新华社倾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写下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中国答卷”。充分运用云计算、移动直播、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提升采编能力。推出直播新闻、可视化新闻、机器人新闻等读者喜闻乐见的移动新闻产品,在传播中抢得先机。做大做强新华网后,又开辟微博微信账号、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把新华社打造成新媒体领域发挥主导作用的“网上通讯社”。打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人才使用通道,推动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向全媒记者、全媒编辑、全媒管理人才转型,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号,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

材料二   近年来,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高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经营、高效能管理……某校部分同学收集了关于城市建设的一些资料,并对此进行了思考,请你一同参与——建设的是“政绩”,破坏的是“文物”。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许多地方都掀起了大兴土木的建设高潮,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在建设过程中,许多文物却遭到破坏。北京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被“保护性拆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检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说,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近30年来消失的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有一半以上毁于各类建设活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华社写下的“成功答卷”对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物毁于建设”的行为错在何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农村的改革发端于农民的实践创造。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将村集体的土地承包到户,激发了承包者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实现大半收,这一做法得到党中央的肯定并被推广,由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随后,村民自治、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权流转……一大批农民的实践创造不断涌现,使乡村治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新时代,党中央立足国情农情,在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题中要义。上世纪80年代,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大力发展村办企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进入新世纪,村办企业因污染问题相继被关停,村子的发展遭遇困境。为此,村干部提出了从农家乐做起,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但面对群众的犹豫观望,村干部带头领办农家乐,并通过创办村民夜校,或外聘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或邀请乡贤和商户现身说法进行启发教育,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同时,将诚信作为立村之本和经营之基,设立“道德讲堂”、建设“明理堂”、打造“村史馆”,为产业振兴塑魄立型……一系列的举措凝聚起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截止到2021年,袁家村集体经济收入过十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跨过十万元大关,走出了一条城乡统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1)亿万农民是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动力。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袁家村的成功实践表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3)请你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2-08-01更新 | 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以及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对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既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又要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使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李克强总理强调,加快建立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当前,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失信现象比较普遍,且高发频发的态势未能得到根本性遏制,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关键在加强对失信主体的信用监管。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全面增强市场监管能力,增进各类主体诚信意识,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影响相关知识,说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督的必要性。
2)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请你写出两个与诚信有关的名言。
2019-03-22更新 | 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绚丽花朵。在百余年的追梦中,中国梦被过度“功利化”“物质化”。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文化不自信、不自觉和不认同,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充实中国梦,文化不可缺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首先意味着先进性文化总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代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表现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发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使核心价值观念植根于历史传统,穿越不同时代,为时代变革提供最基本最稳定并富有吸引力的文化认同。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归因观点进行佐证。
(2)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2014-05-27更新 | 9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