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4848956

议学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重要内容。


议学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运用课本110页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样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说说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关系。
20-21高二·全国·课前预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安身立命的一种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从红船精神到探月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国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这些精神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夏明翰、方志敏等英雄在战火纷飞中挺立,焦裕禄、时传祥等模范在建设年代里成长,李保国、钟南山等典型在改革时代涌现……一座座时代丰碑为共产党人绘就信仰底色、构筑精神高地。英雄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红色基因、革命精神更需要我们赓续和弘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围绕“红色基因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这一主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综合论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论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50字左右。
2024-05-27更新 | 1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

◆自力更生接续奋斗

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同志提出,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中国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的重要原因,就是全党上下展现出一股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怕牺牲、永远奋斗的革命精神。

走进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同志弘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品格,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角度,阐释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意义。
2023-08-06更新 | 35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情境一   2021年12月18日,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议强调,要推动艺术创作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艺术为人民——刘文西艺术文献展”,相关单位介绍了展览组织的有关情况。据了解,2021年是艺术创作出彩、出新、出亮点的一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力创作排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致力出精品、努力攀“高峰”,推动先进艺术创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探究情境二   有一首咏唱黄河的音乐作品,唱响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赞歌,那就是《黄河大合唱》。它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庄严讴歌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每次听《黄河大合唱》,犹闻战鼓声,犹见万马鸣,豪迈之气顿生,前进勇气高涨。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新中国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岁月,我们为祖国史诗般的进步礼赞。


(1)结合材料一,说说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为什么我们仍然要弘扬革命文化。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先进艺术创作指导方针是什么?
(2)“每次听《黄河大合唱》,豪迈之气顿生”,判断文化作品有没有生命力的标准是什么?指出当前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
2023-08-18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