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5 题号:1518109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饭圈是一个网络用语,饭圈原本是由追星粉丝自发组成的文娱社群,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有组织、专业化的利益圈层。

“饭圈”整治离不开正确的美育引导,好的美育教育能给予人力量和辨别丑恶的能力,而非仅短视着眼于所谓的“颜值”“流量”。只有正确引导粉丝,回归艺术和美育的本源,给予他们正确的美育教育和引导,才能让他们更好地辨别什么是真、善、美,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从而引导其追求高洁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境界,而不是被一些低俗、不正确的价值、人给框住,让自己的情趣、眼光、追求等降低。


(1)资本要自觉担当起弘扬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责任担当精神对于治理饭圈文化的重要作用。
(2)针对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以青少年坚决抵制“饭圈”乱象为主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立场鲜明,观点正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在完成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和留轨物资清理转运后成功返回地球。回望"神舟"的飞天航迹,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到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腾空而起",再到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完成我国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中华民族"摘星揽月上九天"的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二号,我们不断更新技术、解决问题,让技术发展日臻先进完美。

2020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两次失利。航天专家和团队迎难而上、敢打硬仗、接续奋斗,集中会战,深入开展问题复盘、原因分析、试验验证等归零工作,基本明确两次失利的故障定位和机遇,迅速做出调整,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被各个击破,技术封锁、物资禁运下的中国航天事业实现了"逆势上扬",开启了自主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跑"的伟大飞跃。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离不开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航天专家和团队凭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大胆想象,敢于创造,不断奠定航天大国的地位。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托举伟大的梦想。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斗,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乃至世界探索宇宙的伟大事业中。我们应读懂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汲取百年党史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的趋势原理,说明我国航天事业是如何实现伟大飞跃的。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伟大飞跃的原因。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请就青年如何弘扬航天精神提出三点建议。
2022-01-06更新 | 23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多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的城市记忆,古典园林里生长着苏州的温婉……城市文化地标或深植于历史文化,或投射着时代风貌,以鲜明独特的符号形象,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它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

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地、网红打卡地。以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为例,建院以来,为观众带来1万多场演出,开展大量艺术普及教育演出及活动,观众遍布全国。

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我们要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让其在与公众的 “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产生积极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文化地标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并就如何打造好有生命力 的文化地标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1-03-15更新 | 63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这是方志敏牺牲前留下的铮铮誓言;夏明翰视死如归,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王进喜崇高人生的写照;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献出年轻生命的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下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以自己的奋斗牺牲,彰显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的无限忠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半条被子”的故事使老百姓认识到“共产党是只有一床被子也要分一半给你的好人”。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明确“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标尺,持之以恒答好人民考卷,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2)班级举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要求主旨鲜明,朗朗上口,每个要点在15个字以内。)
2022-09-22更新 | 3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