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02 题号:15225733

2022年1月,山东某地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因楼上漏水引发的纠纷。


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此案判决的看法。
2022·山东济宁·一模 查看更多[26]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懂得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家住北京市某区的张某与吴某是对门邻居。2022年3月,吴某给家中大门安装了可视门铃,其打开可视门铃软件,就可以掌握家门口的所有情况。然而,邻居张某认为,吴某家的可视门铃不但记录了自己出入房屋的时间,还拍摄到了屋内的情况,严重侵犯了他的个人隐私。为此,张某将吴某诉至法院。后来,该地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吴某安装可视门铃虽是为了保护自身人身及财产安全,但其行为已构成对张某隐私权的侵犯,遂判决吴某拆除可视门铃,并删除相关影像资料。


结合材料,运用“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知识,说明可视门铃侵权案给我们的启示。
2023-07-05更新 | 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孙老汉今年70岁,有一儿一女。20年前孙老汉就与子女分家了,与老伴共同生活。去年老伴去世,孙老汉因过度悲伤,终日卧床不起,又无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社区干部多次找到孙老汉的子女要求他们履行赡养义务,但孙老汉的子女都强调与孙老汉在20年前就分家了,长年无来往,实际上已脱离了关系,且都表示孙老汉去世后,不再继承其财产,因此拒绝赡养孙老汉。


(1)孙老汉子女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2)孙老汉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1-06-18更新 | 27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3】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方面的立法。该法明确了家庭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国家、社会要为家庭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并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向和方式方法,为家庭教育划定底线标准。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家庭教育都得管起来。怎么管,可以协商和学习,若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甚至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的行为,将视情况对父母或者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2022年1月6日,湖南某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促进法》生效后的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2020年8月,胡某与陈某离异后,约定8岁的女儿由母亲陈某抚养。陈某因再婚、搬

家致女儿两个星期未能上学。胡某知晓后,通过找全托、请保姆方式照顾女儿,从2021年2月起,女儿一直与保姆居住。2021年10月,胡某向法院提起变更抚养权的诉讼。法院在征求孩子意见基础上,综合案件情况,驳回胡某变更抚养权的诉讼请求,同时,依照《家庭教育促进法》相关规定,向陈某发出家庭教育令,裁定陈某与女儿同住,多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


(1)对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有人表示疑惑,家庭教育是家庭的私事,为何要通过立法上升为“国事”?请运用法律职能的知识进行说明。
(2)上述案例中,法院为什么驳回胡某的诉讼请求?请运用法律知识进行简要分析。
2022-02-22更新 | 21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