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0 题号:158240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全力打造中国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促进和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被誉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本届文博会首次尝试线上线下结合办展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云招展、云交易、云票证等服务功能建设,为文化企业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和交易平台。

材料二   文博会在“云”上设立了互联网馆,展现科技助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最新成就。“云上文博会”平台将六个展馆展览内容在线上进行同步展示;“云”上设立的“一带一路”·国际馆吸引了阿根廷、古巴、巴西等30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内容涉及文化科技、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领域。通过线上展示国内外文化产品、文化贸易内容,体现了我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以及中外文化共融共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本届文博会共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0万件,近4000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设置了67个分会场,共策划各类活动500多项,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次205.04万。


(1)运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知识,分析科技对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2)某校计划组织学生参观文博会,请你为其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要求:①写明活动的目的、意义、方式和步骤;②方案设计要紧密结合主题;③150字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与信仰。
材料一 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小到鞋、袜、打火机,大到家电、汽车、轮船,几乎所有行业,“中国制造”在全球都广受欢迎,但是,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一些产品在质量、工艺、和设计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为了应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制造业的“前后夹击”,我们除了强化科技创新、提升人力素质、完善产业支撑体系等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只有摒弃浮躁、脚踏实地,专注耐心地提升品质、改进设计、完善细节,“中国制造”才能更加自信地成为“中国智造”,傲立于世界。
(1)结合材料一,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智造”的文化生活依据。
材料二 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促进企业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唤起工匠精神,需要加强培训、管理、激励机制,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技能教育的重视,让全社会意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
(2)运用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工匠精神将带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3)培育工匠精神离不开肥沃的土壤。请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任选一个角度为建设厚植的工匠精神土壤提出建议,并说明其理论依据。
2016-11-26更新 | 28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M县古城,古城内的城墙、文庙、县衙、日升昌票号等都是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在非遗领域,M县也逐步构建了非遗传播体系,建立非遗数据库,在非遗展览馆之外形成了推光漆器、木版年画、面塑、彩塑、剪纸等20余个传习所(工作室)。除了传统的静态展览,M县还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媒介阐释古城的历史文化。如情境体验剧《又见M县》和正在制作中的一些动画片,将古城票号文化、镖局文化、饮食文化等融入其中,用新颖的方式推广M县文化。

M县还将工业用地转变为文化展示用地,植入新的功能。如废弃几十年的柴油机厂,在各方的推动下转变为国际摄影大展、M县中国年等活动举办的文化场所,在此建设的电影宫,则成为M县一年一度国际电影展的主场地。如今,这个工业遗产地不仅成为M县新的文化地标,也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这些活动也为古城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信息量与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吸引了专业人士、年轻创业者在M县聚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M县是如何激活当地文化市场的。
(2)推动古城复兴不能舍弃“历史之根”与“文化之魂”。运用所学的矛盾的知识说明此观点的合理性。
(3)某古城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请你为此写两条宣传标语。
2022-06-21更新 | 438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国65周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元年。到201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总体方案、进一步深化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开放方案。至此,我国将设有四个自贸区。同学们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收集到了以下的材料
经济特区自贸区
背景
指导思想
经历国内政治运动后,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重建的问题;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促成了思想大解放,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资源的大量浪费;环境的恶化,中国再也不能走过去的发展老路了;过去大家是求生存,现在是求生活,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升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
选择标准对接港澳台,引进外资和技术南北呼应,重在自我转型和升级
使命与国际惯例接轨新常态下主动应对经济全球化竞争
发展目标港澳台的小经济体模式美日欧的大国经济体模式
着力点政策优惠消除政策壁垒

材料二:关于自贸区的建设,有专家认为:世易时移,全球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按照过去依靠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低成本优势来招商引资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自贸区要在开放条件下为我国更好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探索出一条新路,以更大开放推进全面改革,还要勇于破除“改革倦怠”和传统的路径依赖。也有专家认为自贸区的建设实质上是在分享“政策红利”,会引起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
(1)材料一中如何体现矛盾的特殊性?
(2)分析材料一中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知识。
(3)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请你为自贸区破除“改革倦怠”和传统的路径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方法论依据。
(4)运用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对“自贸区的建设实质上是在分享‘政策红利’,会引起区域之间的恶性竞争”这个观点进行评析。
2016-11-26更新 | 4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