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4 题号:158554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发出号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以鲁迅为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回首极不平凡的2020年,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生动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为民初心和中华儿女的奋斗精神,深深镌刻着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鲜明印记。展望2021年,我们要继续弘扬“三牛精神”,将人民记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续写人民事业时代华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弘扬“三牛精神”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丝绸之路既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之路,也是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融之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100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蕴含中华文化的五彩丝绸、瓷器和包含西方智慧的乐舞络绎于途,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一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在崛起,这条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新桥梁促进了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材料二: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这条由骆驼脚掌踏出的“丝绸之路”,曾经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在此之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就提出要共同建设30亿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倡议,为这条古老的商道注入新的升级活力,并引领欧亚大陆经济合作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丝绸之路成功申遗的重要意义。
2016-12-12更新 | 12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2月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高峰论坛在福建泉州召开。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刘奇葆谈到,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和沿线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人类交流交往、文明互鉴的不朽传奇。“辽阔的海洋可以成为连接彼此的纽带、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平的环境可以创造共同繁荣的机遇,这些都是古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2016-11-26更新 | 9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从屡屡创下收视率纪录的综艺节目,到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再到回头率颇高的“汉服控”,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公众眼前。仿佛就在不久之前,主流舆论还在讨论“如何拯救传统文化”,而现在,这样的讨论似乎已经失去意义。在诸多影响传统文化“再流行”的要素当中,最关键的一个要素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这个需求,便是一个社会在崛起、上升期产生的自我认同与自我肯定的需求。当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处于上升期时,人们便会主动地去发掘传统文化的闪光点,从中找到自我认同的来源,而反过来看,当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面临内忧外患时,传统文化则常常成为批判与反思的对象。


结合材料,运用有关文化的知识,分析社会处于不同时期,人们对传统文化态度不同的原因。
2021-01-10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