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9 题号:163181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家广电总局局积极开展海外本土化译配推广,建设“中国联合展台”在线平台,拓展海外传播渠道,国产电视剧经常出现在国际影视节展上。

讲述抗疫故事的《在一起》通过腾讯爱奇艺国际等平台发代至全球多个地区,在蒙古、巴基斯坦等地区的国家电视台播放。聚焦脱贫攻坚战的《山海情》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在YouTube平台上收获了超过1300万次的播放量。讲述周家三兄妹等十几位平民子弟五十年人生故事的《人世间》被迪士尼预购了其海外独家发行权……越来越多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实现了海外“出圈”,成为海外公众了解中国社会发展面貌和中国人民生活状态的重要窗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越来越多国产现实题材电视剧海外“出圈”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话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消解对立思维,在尊重和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对外传播,找到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善意。如此,传播效益才能得以最大化。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又要有“故事”。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让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中学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主体。请设计两条讲好中国故事的校园宣传标语,要求主题清晰、语言简洁,每条字数不超过16个字。
2022-11-27更新 | 10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7921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曲阜闭幕。
材料一   儒学是孔子创立的,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儒学具有多面性,总能适应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需要,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意识流;儒学是不同时代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学习的课程;儒家经典宏博,主要有包括《诗》《书》《易》《礼记》《春秋左传》《论语》《孟子》在内的十三经。
材料二   儒学产生发展至今,不仅对中华民族产生重要影响,还远播海外,对世界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儒学蕴含着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难题的重要启示。我国举办世界儒学大会就是要搭建一个国际化的儒学研究与交流的高端平台,增进不同文明真诚对话,互学互鉴、合作共赢,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与进步。
(1)根据材料一,说明儒学绵远流长、延续至今的原因。
(2)解读材料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017-11-13更新 | 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他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基础上研究利用好。

从上世纪70年代“三年修复工程”解决了云冈石窟稳定性问题,到109国道改线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再到近年来不间断的防水工程,云冈石窟的保护,正从文物本体逐渐走向数字化,迈开云冈石窟走向世界的步伐。2019年,历时7年共20卷本《云冈石窟全集》完成,保存了一份迄今最完整、最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堪称中华佛教艺术发展的里程碑。为加强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与国际交流,云冈石窟研究院将与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联合,召开云冈佛像修复技术论坛。在国内外举办“云冈艺术大展”,使云冈艺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云冈人是如何保护石窟艺术的。
2021-03-27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