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24 题号:163931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很多工业遗产“变身”创意园区、景观公园、博物馆,成为火爆一时的“网红”打卡地,历史与现代的光彩交汇点,承载着城市记忆,刻印着发展足迹。

A市是一座拥有百年工业历史的城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第三棉纺织厂旧址建设工业博物馆,在老厂房上建起城市“会客厅”,集中呈现工业遗存,成为彰显、继承工业传统与思维的城市象征,凝聚起一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A市工业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综合性工业博物馆,得到很多人的支持,先后征集了1902年以来使用和生产的大中小型工业设备、产品等工业文物6200多件,各类文献资料和图片、影像资料12000多件。这些工业文物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如今该市工业博物馆正以城市“会客厅”的身姿迎接八方来客,年均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成了城市旅游、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亮丽名片。

材料二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要尊重规律,文化和旅游有可以融合的一面,也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一面,坚决避免片面强调特殊性和完全忽视特殊性的倾向;要因地制宜,坚持实事求是,要依据资源禀赋,立足区位特点,走特色化发展、差异化发展道路,不槁“一刀切”,不能“一窝蜂”,防止照搬照抄、简单模仿,从实践中找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A市工业遗产“蝶变”的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A市是如何实现文化和旅游“双赢”的。
(3)在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还应注意哪些问题?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2018年8月14日,都江堰成功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都江堰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都江堰,为何能成为神奇的存在?其奥秘除了巧夺天工的工程布局,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指导思想,岁必一修的管理制度,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则,以及砌鱼嘴、立湃缺,深淘滩、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经验和治堰准则。都江堰水文化的内涵,反映了工程修建、维修、管理和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遗产。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在工程建设与发展中的运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防灾能力更强、灌溉面积更大、生命力更旺盛。人们对都江堰的保护从未松懈:岁修制度延续千年。《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明确了都江堰管理局负责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统一调度、都江堰水利工程统一管理,以法律形式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较好地解决了灌区用水的调配问题,进一步加强了水资源的防污治污,促进灌区发展行稳致远。历经2000多年岁月磨砺,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青春焕发。如何让都江堰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世人在期待,古老的都江堰也在期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水文化在都江堰建设与管理中的作用。
2019-05-29更新 | 16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古建筑是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照看,古建筑多处倒塌,危在旦夕,抢救保护迫在眉睫。为切实保护好、利用好该古建筑,为古人尽责,对后人负责,专家学者吸取其他地区拆旧盖新的教训并借鉴先进经验,建议以建设影视拍摄基地为主体和特色,融民俗展示、文博会展、古代生活体验于一体,打造集古文化、山水、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影视区、休闲区、旅游区,让该建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有人认为“要开发就不能保护,要保护就不能开发”。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从“文化与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意义。
2014-09-12更新 | 11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深入赣南老区考察调研。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习近平亲切会见了于都县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他动情地说,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了,千万不能忘了过去。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宗旨、革命理想,不要忘了我们的革命前辈、革命先烈,不要忘了我们的父老乡亲们。

材料二习近平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今天,我们仍然要弘扬长征精神。


(1)请结合材料,谈谈弘扬长征精神的文化价值。
(2)班级召开“长征赞歌”主题班会,请就如何弘扬长征精神列出三条发言要点。
2020-01-06更新 | 5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