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真理的具体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8 题号:16407234

新中国70年法治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整体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推向前进,不断为社会主义法治注入中国元素与时代内涵。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过渡时期法制”到改革开放之后的“社会主义法制”,再到后来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及党的十八大之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从“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社会主义法治十六字方针的内涵提升,我们党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治国理政须臾离不开法治。进入新时代,中国法治的使命艰巨、重任在前,我们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不断开创中国法治的新征程与新境界。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不断为社会主义法治注入中国元素与时代内涵。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彰显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当前,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在新长征路上,还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雪山草地”,还会遭遇很多难以预见的艰难险阻,这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并把长征精神转变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材料二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只有立足实际、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长征走过的道路,不仅翻越了千山万水,而且翻越了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的错误思想障碍。长征给我们的根本经验和启示,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改革道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长征胜利启示的认识。
2017-05-02更新 | 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苗关系人民生命健康,也关系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疫苗管理法》,这是我国首次就疫苗管理单独立法。疫苗的研发对生物安全有着重要意义。2020年12月初,已经有好几种新冠疫苗宣布大规模临床测试的好成绩,还有多种疫苗前景可期。但是这一成绩得益于长期的科研铺垫。研究人员对相关的冠状病毒的关注由来已久(这类病毒曾导致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疫苗研发过程中最慢的部分不是寻找有效的候选疗法,而是测试它们,这常常需要数年之久。人体临床测试要求进行三期,每一期测试者数量都会增加,成本也相应上升,即便进入人体试验环节,后续研发也极其漫长并充满变数。有关专家表示,在疫苗的研发进展上公众一定要保持理性。


“在疫苗的研发进展上公众一定要保持理性。”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为该观点提供理论支撑。
2021-10-11更新 | 1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4月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中国装备“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座谈会。他强调,要推动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总理说,所谓“优进”,就是从我国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根据国情,有选择地进口紧缺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零部件。而所谓“优出”,就是不仅要出口高档次、高附加值产品,还要推动产品、技术、服务的“全产业链出口”。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一个很重要的举措是“大进大出”。这一战略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的发展,造就了今天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但必须看到,国际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也需要顺应这种变化,转变自己的发展方式。过去那种‘大进大出’的老路已经难以为继。”总理说,“要加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新策略、使我国对外贸易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1)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外贸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思想?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回答我国外贸为什么要从沿海发展战略的“大进大出”转向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新策略的“优进优出”?
2016-12-12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