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社会争议解决 >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 认识调解与仲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6 题号:167096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2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5场,介绍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举措和成效。

十年来,人民法院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人权司法保障得到了有效加强。深入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严格遵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充分发挥法庭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的决定性作用,坚决守住防范冤错案件的底线。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高空抛物等犯罪,及时发布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建成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的智慧法院,构建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司法模式,全面重塑了审判执行模式。以往参加诉讼平均往返法院近6次,现在只需要1-2次,甚至1次都不用跑,老百姓办理诉讼事务实现了全流程“掌上办”。

材料二     十年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蓬勃发展。2021年,全国法院在线调解纠纷1084万件,2022年1月-6月在线调解纠纷577.3万件。我国已建成联动资源最多、在线调解最全、服务对象最广的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


(1)结合材料,运用“公正司法”的知识分析人民法院是如何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
(2)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推动--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蓬勃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9年以来,黄某某等31人为谢某某的百香果基地提供劳务,谢某某拖欠黄某某等31人劳务报酬13万余元。黄某某等31人依法向J省A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A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谢某某支付劳务报酬。2022年4月,A法院判决谢某某支付拖欠黄某某等31人的劳务报酬。判决生效后,谢某某未履行义务。黄某某等31人先后向A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本案中,黄某某等31人向A法院提起的这一类型的诉讼解决的是什么纠纷?

在执行过程中,该法院调查了解到谢某某系当地引进的种植大户,在当地种植水果蔬菜,全年可为当地50余名村民提供劳动机会。谢某某不能及时支付所欠的劳务报酬,是由于市场行情、天气干旱等综合原因,导致农产品效益下降,资金周转困难,并非有意拖延。此外,大多数申请执行人现仍在该基地务工。本案中,谢某某如不履行义务,可被司法拘留、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我国法律规定,强制执行期间,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这种和解被称为执行和解。本案中,经充分协商,最终诉讼双方在自愿基础上达成了和解协议。申请执行人同意法院暂缓对谢某某采取司法拘留、暂不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谢某某尽量筹集资金先付部分款项,剩余款项在其卖出果蔬产品后按期履行。A法院以终结执行的方式结案。最终不仅避免了百香果基地倒闭,也保证了黄某某等31人获得全部劳务报酬。

(2)有观点认为,本案中诉讼双方达成和解协议避免百香果基地倒闭实现了“多赢”。结合材料,综合所学,谈谈对该观点合理性的认识。
2024-05-20更新 | 5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缘起】

“让孩子学习乐器可以理解,但是不应该影响其他业主正常生活和休息。”近日,家住西岗区香炉礁街道的陈女士反映,楼上邻居孙女士家小孩每个周末在家练习架子鼓,致其无法午休,严重干扰了她的生活。

【过程】

陈女士多次上门协商无果,遂在个人微博上发帖公布了自己与孙女士交涉全过程的录音,“曝光”了孙女士所在单位网站上公布的其姓名、照片和联系电话,并在照片中孙女士的额头上加了贬损性文字;帖子发出后,大量网友拨打孙女士的电话对其进行指斥。孙女士遂起诉陈女士,称:陈女士公布录音,侵害了自己的名誉权;丑化并公布自己的照片,侵害了自己的肖像权;公布自己的姓名和联系电话,侵害了自己的隐私权。陈女士回应称,孙女士无视邻居建议,未采取措施,任由孩子从家庭室内发出严重干扰周围居民生活的噪声,才属于侵权。

相关资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嗓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

《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年6月5日起施行)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

(二)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或者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的。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对孙女士、陈女士互称对方构成侵权的各项说法逐一评析,并就解决噪声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做法,谈谈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023-05-31更新 | 14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明与陈君是对门邻居,两家因生活琐事产生矛盾。张明为发泄心中怨恨,故意买一小狗并起名陈君,并且经常趁邻居陈君在家时用该名字唤其小狗,陈君为此上门质问张明,张明说:我自己养的狗,爱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关你什么事?此后,张明非但不改,反而变本加厉,常常在小区花园内当众以陈君,之名唤其小狗,陈君深感受辱,但又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若双方不能和解,陈君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权利?并请说出这些解决方式的基本含义。
2021-10-05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