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村民自治的内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2 题号:169607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四微”模式激发基层自治活力。

【微平台】建立“难点问题书记一线办”党建平台,市委书记带动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下沉一线解决基层治理难点问题。打造“党建联盟”,统筹协调民政、卫生、工会、城管等单位,开展综合执法、创业培训、志愿服务等服务管理工作。

【微治理】推行屯级“一组两会”制度,先后在10694个自然村(屯)建立党小组、户主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

【微服务】紧盯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抓落实,推行社情民意前端收集、分析研判、交办转办、跟进落实、结果反馈“五步工作法”,建立健全群众需求清单,精准、快速、便捷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微积分】建立“党员积分卡”长效运行机制,形成“党员带头我响应、集体事情我出力”的干事导向;建立“爱心超市”“道德银行”“积分储蓄站”,提高基层自治的实效性。

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贵港市“四微”模式是如何激发基层自治活力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决定批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表决通过了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批准2023年中央预算。5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湿地保护法执法检查。5月至7月,执法检查组赴江西、山东等6个省开展实地检查。5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计划初次审议学前教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社会救助法等18件法律案。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基层民主实践更加广泛、生动,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村民议事会、居民议事会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基层民主形式在城乡社区蓬勃发展,电视问政、广播问政、党报问政、网络问政等一系列充满时代气息的基层民主渠道不断拓宽。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火热的基层民主生活实践中,摸索和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基层民主新形式。人民群众通过这些接地气、聚人气、提心气的民主实践,围绕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建议,持续进行广泛协商,合理化建议被及时采纳。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开展工作,推动国家治理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国基层民主实践的意义。
2023-09-01更新 | 8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从“矿山”到“青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浙江安吉余村的绿水青山之路,同时也是一条乡村善治之路。为保护绿水青山,优化生态环境,村党支部定期研究村庄生态环境建设、集体经济发展、村规民约、村风民俗等党员群众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余村全面打造高标准的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街区等法治设施,在村道两旁、村中长廊、农户围墙随处可见村规民约、法治标语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成为村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余村还通过民主恳谈、村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和乡贤评议等一系列会商步骤和程序,做到事前群众当参谋、事中群众来监督、事后群众作评估,构建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村事民议,村事民治”基层治理新模式,带动了乡村的全面振兴。“余村经验”为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路径选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余村经验”对全国实现乡村善治的有益借鉴。
2022-03-27更新 | 44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年来,福建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系统性谋划、全方位保障,推动乡村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八闽大地上走出了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的引路人

林占,中共党员,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他勇挑重担,投身西部大开发,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成功实现“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发明菌草技术;他投身“三农”,致力于精准扶贫,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他不辱使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中国为国际减贫贡献中国智慧、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相关知识,说明林占熺是如何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

■乡村振兴的新样态

走进龙岩永定西田村,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新貌徐徐映入眼帘。近年来,西田村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等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深挖:“共和国法制的摇篮”资源,将治安整治的重要内容写入村规民约,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实施“道德储蓄银行”评议模式,组建红白理事会,引导乡贤带头破除孝道式微、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陋习……形成乡村治理新样态。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解读西田村的“振兴密码"。

■乡村振兴的金种子金种子

成就大产业。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将种业振兴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中之重,专门研究制定了扶持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力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三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管理若干规定》被列入2023年三明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


(3)如果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三明市杂交水稻种子生产管理若干规定》立法征集意见座谈会,你认为应该邀请哪些代表参加?请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理由。
①邀请________________,邀请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邀请________________,邀请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8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