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0 题号:1726917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10个任务群,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运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苏州市某校高二年级国庆期间积极组织同学参加交通引导、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为建设美丽家乡贡献一份力量。有家长认为,劳动课程的设置是必须的,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会影响学习。


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家长观点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1】202210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如同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是因为:

观点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观点二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观点三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材料三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根据我国发展新的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的二十大对党章进行了若干修改。其中包括党的初心使命以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章历经十一次修改,其演进史正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反映人民心声的生动展现。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任选以上两个观点,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实现双碳目标中如何发挥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党章修订的必要性。
2023-01-04更新 | 78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材料一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指出,40年来,我们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40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我们党引领人民朝着绘就的美好蓝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谱写出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

材料二   改革没有完成时,2019年8月18日,国家正式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在先行示范上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从“试验田”到“示范区”,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的典范,一个可供参考、复制的样板。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2)用一个最恰当的哲理,分析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必要性。
2020-05-09更新 | 7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南宁一名青年录制了一段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却因口音之故,听起来像“蓝瘦香菇”。结果,这两个“新词”一夜爆红,在很多新媒体上刷了屏。
网络热词,折射网络时代对语言的冲击。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的这几年,可能是汉语变化最为集中、最为巨大的时段。很多发端于网络的词语,展示出汉语的不同可能性,也赋予了这种古老的语言以现代的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就曾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络语汇。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对于“野蛮生长”的网络热词,可以一意纵容、乃至培土助长。有不少词汇起源低俗、意义恶俗、表达粗俗,已经可说是“网络脏话”了。对于这类新词、热词,就不能听之任之了。
语言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才能保持了它旺盛的活力。但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所谓“时尚热词”,那种传播奇词怪语乃至低俗语汇的“流行风潮”,只是河流里激起的污浊。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让更多的新词古色古香,充满中国独有孕味;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网络新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3)请就如何文明规范地使用汉语提出两条倡议,每条倡议不超过15个字。
2017-04-01更新 | 20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