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认识具有反复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8 题号:17612698
作为20世纪中国哲学的关键词,科学、良知、自然各自的推崇者之间既有论争,又彼此吸取个相互塑造,使得三者的意义不断丰富,形成了新的科学观念、良知观念和自然观念。这表明(     
①争论有利于认识的深化发展             
②人的认识受思维能力的制约
③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                    
④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一位专家在谈论考古发掘时说,单凭考古人的肉眼凡胎不可能完成深度解析古代遗存、科学获取更多历史信息的任务,考古遗存包含的信息资源多样性,决定了考古必须依靠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这说明(       
①考古学的发展是一个由认识到实践相互促进的过程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③理论的全面系统决定着考古的不断深化
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1-02更新 | 22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经济建设必须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金山银山本身就是绿水青山。经济建设中我们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以下过程:第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第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第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这说明
①认识的不断深化会决定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创新思维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③认识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4-19更新 | 3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城镇化即等同于城市建设”,这一思维长期以来被很多地方的施政者奉为圭臬。有鉴于此,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将城市化目标落实到“人”上面,要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这是对过去“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发展理念的一种纠正;同时强调城市化要带动新农村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一过程说明,人们对城市化建设的认识
①是一个不断超越历史的过程
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③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错误的过程
④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2017-04-09更新 | 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