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8 题号:17808636

从先秦时期开始,中华文化就以追求“世界大同”和“兼济天下”为己任,中华民族对大同世界的憧憬蕴含着最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就是一个人类平等、天下和合、四海一家的世界。

《尚书·尧典》载:“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良好的治理使人亲密团结,使天下和平、万国安宁、各得其所。

《周易》讲的“万国咸宁”,《论语》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荀子讲的“四海之内若一家”,张载讲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代先贤智慧卓识的天下观。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6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新春系列活动陆续登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2016年“欢乐春节”在多国同时启动。2015年12月19日,由罗马尼亚欧亚艺术团组织的大型舞台音乐剧《丝绸之路》,在布加勒斯特阿尔库波剧场举行;2016年1月9日,“中国春节体验展”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体验展”涵盖了中国春节知识趣谈、剪纸、猜灯谜、写春联等民俗艺术表演和展示;1月15日,“中国诗词新年音乐会”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欢乐春节”作为对外文化交流领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重要品牌,通过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不断提升了文化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为广大观众带来猴年的新春祝福。
材料二:2016年1月5自全国文化会议在北京召开。为实现“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的良好开局,文化系统针对当前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会议要求:一要推动改革创新,从文化建设实际出发,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从各地的资源禀赋出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高创作质量,努力推出一批优秀作品;二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贯穿到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中国春节”能成为“国际性节日”?
(2)假如你是中国春节国际化的形象大使,请你撰写两句推广词。
2016-11-26更新 | 26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医药乃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一直是广大华人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强大工具。它涵盖的内容很广,包括中草药、针灸、推拿和气功等。中医有它本身的疗效,亦有不少西药是从中草药提炼出来的。中西医殊道同归,都是为救人,彼此配合乃是病人之福。
(1)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中西医彼此配合的意义?
2018-04-07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团圆是中秋节的主旨,是中秋文化的标识。 中秋在岁时节日中尤重团圆,因此中秋也被称为“团圆节”。用“团圆”来代表节日的主题,是人们对归属感的认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不仅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也勾勒出人们对“团圆”朴素而又简单的期待。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阖家团圆似乎变得更加让人期待。但在诸多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如工作忙碌,路途遥远,琐事缠身……不是所有的游子都能与家人团圆。所以,传承与弘扬中秋团圆文化,就需要与时俱进,满足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多元文化需求,找到合适的文化载体来实现人们中秋团圆的愿望。人们如果能够通过传统节日实现家人团聚,那么就一定要坚持并珍视这种传统,在节日的“仪式感”中寻找心灵的“归属感”,在中秋团圆的“归属感”中培育优良家风。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有着浓厚的“中秋情结”。
2024-01-05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