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实现人生的价值 > 价值与价值观 >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838956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2月4日-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张家口举行,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场浪漫唯美的开幕盛会。“绿色办奥是中国向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在冬奥会筹办举办过程中,这一理念贯穿始终: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3大赛区26座场馆实现1 00%绿色供电,200余辆氢能客车投入使用,夏奥场馆梦幻变身冰雪舞台、新建场馆“雪游龙”完美融入小海陀山的崇山峻岭,开幕式上奥运圣火以“不点火”代替“点燃”、以“微火”取代熊熊大火,生态治理齐心“增绿”、倾力“护蓝”成效卓然,绿色成为北京冬奥会的最亮底色,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世界看到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近距离触摸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绿色办奥理念为北京冬奥会打下了美丽中国底色。
2023高二下·黑龙江·开学考试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讲团结的关键在于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现代社会是多元社会,大家对许多问题看法未必完全一样。面对同一件事情,往往众声喧哗,观点不一,越是诉求不同、看法不同,凝聚共识就越是重要。“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必须站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基础上寻找共同的立场、朝向一致的方向,这样才能让14亿多中国人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大目标而奋斗。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在今天的中国形成“共识”的必要性。
2024-03-07更新 | 4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平静的神州大地上激起阵阵涟漪。为了抗击疫情,无数劳动者冲锋陷阵、日夜不休,奋战在战“疫”的最前线。广大医务人员披坚执锐、义无反顾,用生命捍卫生命;广大建筑工人拼搏奉献、不畏艰险,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类防疫项目;广大干群心手相牵、守望相助,以实际行动战“疫”。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成为最闪耀的群体,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用点滴行动、真挚爱心奏响了一曲新时代劳动之歌。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铿锵的时代强音。抗击疫情,有太多劳动瞬间令人泪目:4万多名建设者昼夜不停,用10天左右时间建成了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中国速度”令世人惊叹;与病毒离得最近的检验技师,与病毒较量、同时间赛跑,让检测更准一些、再快一点;外卖小哥被称为疫情中的“摆渡人”,让沉睡的城市始终保持活力、常态运转……人们不会忘记那些脸上的压痕、那些疲惫的背影、那些湿透的衣服、那些粗糙的双手,这些何尝不是他们最美的“功勋章”。是牺牲,是拼搏,是奉献,是辛勤,让我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力量,终能战胜那肆虐横行的病魔。


(1)疫情防控期间,劳动者用点滴行动、真挚爱心奏响了一曲新时代劳动之歌。运用价值和价值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请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2023-03-20更新 | 3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例》的制定是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一次新提升。我国历来重视保障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这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国务院制定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以下简称“《纲要》”),以体系化、阶段化的纲要形式为未成年人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条例》的出台,既是对新阶段《纲要》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法规形式的生动实践。《条例》立足当今世界的深度媒介化特征,以我国历来对少年儿童权益保障的工作经验为依托,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

材料二   未成年人在通过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与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沉迷、网络欺凌等诸多风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一项重点任务。青少年与互联网共同成长,是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离不开网络秩序的维护。网络平台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可以使青少年可以在互联网中自由地阅览信息、开拓视野,填补知识的空白。网络平台一旦使秩序失范,网络空间就会充斥着各种谎言、诈骗、色情、暴力信息,有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中七成以上都与网络有关,更进一步地讲,是与网络失序有关。如果不对网络内容进行规范,净化网络空间,网络很容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给未成年人带来不健康的引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现实意义。
2024-05-01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