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8 题号:186514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2月13日,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从发布首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到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再到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近年来我国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一以贯之。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赋能社会、教育创新等五大核心功能,开设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10个板块53个栏目,覆盖30个版本、446册教材。海量资源汇集,人人、时时、处处共享线上课程。据统计,截至目前,平台总浏览量超过67亿次,总访客量超过10亿人次。中小学平台利用优质资源服务中西部农村学校,帮助农村地区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高教平台将东部高校优质资源输送到西部高校,累计帮助西部地区开展混合式教学378.5万门次。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强支撑下,教、学、管、评、考开始进入精准模式。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统筹编制电子化作业,引入AI作业分析系统,实现作业减量提质;浙江智慧教育平台推出“四点半课堂"和“七点钟课堂",上线“浙里问学"在线答疑应用场景,由名师领衔教师团队开展线上服务;湖南长沙开展智慧体育,促进学生运动起来、健康起来……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2)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当前教育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对教育而言,与理念的更新相比,技术手段所能带来的影响是有限的。”请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3)信息时代的教育要培养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信息技能的“数字公民”。某学校学生会准备就“做一名合格的数字公民”发出倡议,请你为该活动拟出两条宣传要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把中国文化符号、人文自然、现代科技三者交织。首先,《一起向未来》以中国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广场舞表演形式呈现,1365名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普通人伴随着24首欢快的音乐用热情铺满了整个现场;其次,开场的《立春》短片运用现代化手法,巧妙地把二十四节气与倒计时结合,用二十四节气代替传统的阿拉伯数字,从大寒到立春,从24到1,每一秒都伴随着一句古诗和一幅现代画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碰撞,震撼了全场;最后,作为每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规定环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五环升起”也独具中国特色,“黄河之水”凝聚的“水立方”逐渐幻化成“冰立方”,当冰球运动员打击“冰球”撞向“冰立方”的那一刹那,奥运五环就破冰而出,从舞台中央缓缓升起。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把中国文化元素与奥林匹克体育冰雪运动完美结合,传达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同时也寄托了世界打破隔阂,化解矛盾,走进对方,相互理解的美好愿望。


(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一经亮相就感动了国人、惊艳了世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其原因。
(2)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冬奥成果人民共享,通过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身走向纵深。请你为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提出两点具体建议。
2022-08-11更新 | 14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体育之于国家,是国力的标识,折射一个民族的精气神;奥运之于中国,是百年的情结,见证复兴的光荣与梦想。

北京冬奥会,中华文化与冰雪文化交相辉映。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熊猫和灯笼为原型的吉祥物到颁奖花束上的非遗技艺,从机器人水下火炬传递惊艳登场到冰状雪赛道制作技术完美呈现,从依山谷天然地势而建的“雪如意”到制冰方式碳排放趋近于零的“冰丝带”,从冰雪健儿勇于拼搏的矫健身影到志愿者无私奉献的靓丽风景,从团结、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理想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奇迹在北京延续,梦想在世界传递。

冬奥梦交汇中国梦,冰雪情化为报国行。这场如约而至的“冰雪奇缘”,为奋进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这场“冰雪奇缘”能够为奋进新征程汇聚磅礴力量的原因。
2022-04-24更新 | 5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以慕课、微课程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课程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显然,互联网已经成为改变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现在很多网络学习或在线学习,也存在简单浏览、浅层学习等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知识,说明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意义。
2021-08-18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