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04 题号:18892871

乡村振兴是一个包含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生活等领域的综合工程。千百年来,非遗与乡村同命运、共兴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加大非遗工坊的建设力度,整合多方社会资源,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方式上推陈出新,使非遗传承成为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助力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在乡村振兴中,各地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一些原本沉睡的非遗被唤醒并重新焕发出生机,成为吸引外地游客的金名片。尽管越来越多的非遗已能独立传承发展,但由于对非遗认识不深、传承人才匮乏、政策支撑不力等因素影响,仍有一些非遗日渐式微、正在消失。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是如何相互助力的。
(2)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就如何传承、保护非遗提一条建议,并说明理由。
2023·浙江温州·三模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文化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近年来,M市传承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该市以多种形式宣传革命英雄人物事迹,涵育乡村文明新风尚,为乡村振兴凝心铸魂;加强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红色文化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提升基层党支部凝聚力、战斗カ,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结合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制定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红色旅游……这些举措有效助推了农村经济飞和群众增收致富,提高了该市知名度和竞争力。


运用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红色文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1-05-20更新 | 11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也就是人民生计中的文化层面。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   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到发布《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 -2020年)》等文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加速推进。随着文化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符合群众口味的服务内容不断丰富,老百姓在精神文化上的“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扶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年,贫困地区百县万村   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完成,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
(1)结合材料和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改善文化民生、补齐文化小康工作“短板”对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知识,指出我国文化小康建设相关措施的合理性。
(3)实现文化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请就农村如何实现文化小康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每条10~30个字)
2017-05-16更新 | 13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的战略构想——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一: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古代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经济、文化、外交等链接在一起,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是古丝绸之路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材料二: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2O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同建设地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这一创新的大合作模式将重现古老丝绸之路辉煌,实现各自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得无比真实。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推进贸易、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以及生态环保的合作,深化城市、港口、口岸、产业园区的合作,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协助当地增加就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古丝绸之路有关各方可以将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串接起来,形成一揽子合作,争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古老“丝绸之路”再次以全新的地缘、经济、政治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1)“丝绸之路”是经济共蠃之路、政治合作之路,更是文化交融之路。结合材料一,请阐述实施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契机。
(2)结合材料二,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共建跨欧亚“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提 出的合理性。
2016-11-26更新 | 1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