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 题号:2026908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打破“高价买”和“卡脖子”困境,围绕“打造精品硅钢和高品质厚板全球双一流示范企业”战略目标,中国宝武新钢集团成功研发轧制出世界最薄的0.1毫米宽幅超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箔材。这种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无人机、高端医疗、航空航天、高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把一卷钢带放进轧机里轧制,轧机工作原理看似并不复杂,实则工艺难度很大。在研发过程中,团队依靠自主创新,攻克多个关键技术难题,突破现有装备极限。冶炼、轧制、退火、涂层……每一道工艺程序都不同,工艺参数的排列组合出来能有上千种。一年半的时间里,新钢硅钢薄板事业部的工程师和研发人员通过试验设计、潜在功能失效模式分析、稳健性设计和控制计划的不断修订完善,边生产边摸索,先后攻克72个工艺难题,确保钢板在400多米的连续退火涂层线上生产,不跑偏不断带,保证“薄钢”实现了量产。0.1毫米超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箔材在中高频磁场下的电磁性能非常好,能让同类产品价格下降25%,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目前产品已运用于实际生产。


(1)结合材料,运用“运动的规律性”知识,说明研发团队是如何实现“薄钢”量产的。
(2)结合材料,运用主要矛盾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打破科技领域“高价买”和“卡脖子”困境。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创新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燕赵之地崛起,必将雄安天下。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将成为培育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雄安新区该如何建设好?通知要求,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要保持历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要加强对雄安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建设好雄安新区”。
2017-05-05更新 | 11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对口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谁来牵头承担这一重任呢?当时60岁的朱有勇院士毅然决然地说:“我最年轻,我来干!”

材料一 经过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和他的团队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2016年10月,朱有勇院士团队在竹塘乡蒿枝坝种下了100亩冬季马铃薯。紧接着,2017年3月起,村民们就不断地从地里挖出令人兴奋的“宝藏”。村民李娜多说:“我们家有三亩,以前不会种,朱院士教我们种,怎么选种,肥料怎么弄,样样都教。一亩能产三吨,一亩卖九千块钱,我们心里幸福高兴。”

材料二 第一项科技成果转化成功没有让朱有勇院士停下脚步。他和他的团队进一步调研发现,澜沧大面积的云南松、思茅松与三七之间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他们随即启动专项科研,创建了林下三七有机种植关键技术体系。“把传统的大田种植的方式,重新回归到原生态的这种林下环境里面去,用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中药材,它的药效、品质和价格要高很多的。”这项研究成果让林下三七的成活率从10%提升到70%以上。在市场上,天然无公害的三七已经卖到每公斤5000多元。“冬闲田”变成“马铃薯增收田”;未曾开发利用的人工松林下,生长出优质的有机三七……通过4年多的科技扶贫,澜沧县的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41.17%下降到了2019年的1.48%,今年年底前将全部脱贫。为全国科技扶贫做出了有力的示范。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朱有勇和他的团队为什么能带领澜沧县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2020-11-19更新 | 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出台。《纲要》中提出要推进新型城镇化。
材料一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科学决策,正确履行职责。
材料二  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某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革,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破除与城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旧体制,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走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1)依据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城镇化建设?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该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哲学依据。
2017-03-14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