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2063167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年砥砺前行,生态有所改善】

材料二【编织山区现代化,推进区域同发展】

近十年来,国家持续加大防灾减灾投入,防灾减灾成效显著。山地灾害数量和造成的伤亡人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十三五”期间山地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比“十一五”减少了77.4%。

我国应围绕全球气候变化与山地生态系统的响应机理与过程,开展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提出应对策略,全面揭示我国江河泥沙大幅度降低的生态环境效应和对水电工程的影响,保持江河水沙关系平衡,保障河流健康、永续利用。同时全面考察我国山区的基础条件及发展现状,评估我国6个山地大区和37个山地亚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现代化潜力”,研究山区现代化建设途径与模式,编制我国山区现代化建设规划,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三【驰而不息抓教育,久久为功促振兴】

白河县曾以“穷县勇办强教育、小县敢办大教育”的胆识和气魄,赢得全省贫困山区义务教育“北学旬邑,南学白河”的殊荣。本着“富了脑袋才能富了口袋”的共识,白河县政府始终将教育振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政策、人力、财力方面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秦巴山深处的白河高级中学依山而建,被称为“挂在半山腰的学校”,是白河县大力弘扬“三苦精神”,举全县之力建设的省级重点中学。对于这个国家级贫困县而言,用3.5亿投资建一所高中,足以显示当地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白河高级中学几十年来的蜕变,改变了整个白河县的教育环境,也为孩子们插上飞出大山看世界的“翅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概括并解读出“近10年我国生态环境部分数据变化图”中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有关知识,分析概括出我国应实行哪些措施来编制山区现代化建设规划。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与法治”有关知识,分析白河县政府大力推动教育振兴工作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在国家统筹支持下,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不断扩围增品提标,农业保险为“三农”织就的“安全网”日益密实。2021年,财政部扩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中央财政拨付保费补贴333.45亿元,较上年增16.8%,带动我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965.18亿元,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4.78万亿元。中央财政提高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种植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在省级财政平均补贴比例不低于25%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补贴45%,对东部地区补贴35%。扶持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将奖补政策扩围至全国。广东荔枝、湖南柑橘、湖北小龙虾、宁夏枸杞、内蒙古肉牛、陕西苹果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都获得了中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为把补贴资金用好,财政部依托中国农业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全国农业保险数据信息系统对接承保机构农业保险业务系统、及时、完整、准确共享保单级数据,做到可核验、可追溯、可追责,不断夯实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基础。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中央财政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能够为“三农”织就日益密实的“安全网”。
2022-10-09更新 | 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我国聚力增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18年全国财政支出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精准脱贫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2018年我国财政政策是如何聚力增效的。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各级政府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的依据。
2020-12-20更新 | 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2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0周年。40年来,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农业县发展成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不足2亿元人民币跃升至近2.7万亿元。英国《经济学人》评价说,“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深圳靠什么创造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

1987年2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出台,任正非决定“下海”,并注册成立华为,华为的传奇也从此开启。不只是华为,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深圳共批准兴办民营企业104家;早在1987年,深圳就出台了全国首个鼓励高科技人员以技术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的相关政策。深圳在把“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让市场说话”“规则说了算”,在这座城市深入人心,经济特区既是率先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又率先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建立起生产要素市场体系,为市场有效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近年来,从财力投入方面不断增加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投入,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回溯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不难发现,高速的经济发展,并没有让这个城市被钢筋水泥淹没,森林、湿地等城市腹地生态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深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圳不断创造科技新成果,高新产业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深圳奇迹”背后的成功密码是什么?
2020-09-25更新 | 8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