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206972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材料一   2018年,上海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运量接近2.6万吨,年均生活垃圾产生量超过900万吨。面对垃圾围城,上海需要一场“清剿战”。

2019年7月,《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条例》实施四年来,上海市完善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建立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在培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分类习惯上下“绣花功夫”,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居民从垃圾分类中看到长远的生态效益,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截至2023年7月,上海市居住区(村)、单位垃圾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生活垃圾“三增一减”(干垃圾减少,其他三类垃圾增加)趋于稳定,源头减量率达3%。上海生活垃圾已全量无害化处理,实现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焚烧厂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0座,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超过3.6万吨/日,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2%。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说明上海市推动垃圾分类处理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一,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阐释上海是如何成功推动垃圾分类的。

材料二   黄河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但黄河一直“体弱多病”,生态本底差,存在“五大”问题:“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最大的威胁是洪水”“最大的短板是高质量发展不充分”“最大的弱项是民生发展不足”。为守护母亲河,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历经三次审议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以下简称“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施行。

(3)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出台黄河保护法的重要性。

材料三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黄河地区治理更加注重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生态理念,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方向转变。据调查,目前政府及黄河地区人民从多维度、多方向进行黄河治理,主要方式有植林种草、绿化大气、改善局部气候、扩大植被覆盖率、发展生态经济等。同时,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协调开发黄河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统筹编制黄河水资源利用与调度方案,兼顾各地情况,充分发挥大型水利工程枢纽作用,拦蓄洪水,调节径流等。

(4)结合材料三,以“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题撰写一篇哲学小论文。
要求:①运用世界的物质性的相关知识;②紧扣主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合乎逻辑;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总字数在200个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客观世界统一于物质,主观世界统一于精神。”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023-08-15更新 | 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大都建立在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甚至导致自然界的无情报复。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要着力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绝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代内与代际间公平合理配置资源,让当代人及子孙后代享有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本质”的知识,说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2023-11-30更新 | 4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   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是2020年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准确把握中国发展大势,是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的前提和基础。立足于国情和实际,全国人大常委会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对相关领域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研判未来五年面临的形势与挑战,为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但由于上个世纪初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和过度放牧,塞罕坝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塞罕坝时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一,分析“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是如何体现哲学基本问题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塞罕坝人是如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0-12-29更新 | 5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