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 正确运用判断 >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8 题号:211514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工伤问题难解决】

李某于2022年9月在A公司工作期间受伤。公司未给李某缴纳工伤保险,并否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同年12月,李某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其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仲裁请求被驳回。李某于2023年6月向区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A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被市中级人民法院驳回,维持原判。

2022年11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李某为工伤,李某和公司就工伤赔偿事宜协商未果。2023年2月,李某申请仲裁,裁决A公司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伤残补助金经济损失。李某对裁决其自行承担医疗费用这一结果不服,于2023年8月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调解止纷争】

法官在审理过程中了解到李某受伤对其生活产生较大影响,A公司因未给李某缴纳工伤保险面临赔偿损失的风险。双方纠纷持续两年之久,迟迟未处理完毕,都希望早日有一个公正的结果,且均有调解意愿。法官耐心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李某与A公司就赔偿金额和赔偿方式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

(1)从《法律与生活》的角度,分析该纠纷成功解决带来的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联言判断的知识,说明认定李某为工伤的过程是如何正确体现逻辑规则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从高原由西向东流下,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的游泳技术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穿过了湖泊中的层层渔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到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穿过了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谷,博得渔民的喝彩。

它不断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被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动的姿势。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行了那么远那么久。一位老者为之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1)从上述材料第一段中找出两个属于复合判断的句子,并说出其类型。
(2)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年轻人对鱼进行评价的话,并判断其类型。并将其改为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2022-07-30更新 | 55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实施一周年。

   湿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

   湿地关乎文明兴衰,关乎人类未来。.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湿地保护体系,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扭转。

   只有严格落实《湿地保护法》,才能逐步扭转我国湿地退化趋势。

基于丁的观点,A同学认为:严格落实《湿地保护法》,我国湿地退化趋势就可以逐步扭转。B同学认为:不严格落实《湿地保护法》,湿地退化趋势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相关知识,判别甲、乙、丙、丁所属的判断类型,并基于丁的观点,运用相应的逻辑规则,说明A、B两位同学的推理是否正确。
2023-07-26更新 | 1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议题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情境分析

材料一   小华读了某篇散文后,评论道:“这篇散文不但文笔生动,而且有哲理。”小浩读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说它文笔生动我不反对,但说它富有哲理实在谈不上。”小华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它文笔生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材料二   相传,清朝曾国藩带兵镇压太平军时,曾一度连吃败仗,弄得他茶饭无心,一筹莫展。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只好如实呈报,向皇上请罪,他在奏本里写道:“臣屡战屡败。”一个幕僚看到这句话连连摇头,说:“不妥。”建议曾国藩换个说法。曾国藩问他,怎么说好?这个幕僚提起笔来,一字不增,一字未减,把它改成“臣屡败屡战”。曾国藩看了连声叫好。报告递上去以后,果然化凶为吉,而且受到奖励。


思维碰撞
(1)材料一中小华的评论属于什么判断?如何认识这类判断的含义与构成?
(2)分析材料一中谁的话不合乎逻辑,其对我们有何启示?
(3)运用“正确运用复合判断”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为什么那位幕僚把词序调换位置就能使曾周化凶为吉而且受到奖励。
2021-10-26更新 | 2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