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封建制生产关系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6 题号:2119718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来自唐代诗人李绅《悯农》的诗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着重描写了当时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和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简述封建社会剥削的基础及生产关系的特点。
【知识点】 封建制生产关系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推荐1】我国封建社会有一首民谣这样唱到:“农民头上三把刀,租子重、利息高、苛捐杂税如牛毛,农民面前三条路:投河、上吊、进监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是怎样剥削农民阶级的?
(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分别是什么?
2023-03-11更新 | 72次组卷
主观题-简答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特点?
2023-08-22更新 | 5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缴纳地租的佃农和被豪强地主雇耕作、领取雇值为生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任杂务,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部曲,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述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1-11-03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