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法律与生活 > 民事权利与义务 >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7 题号:21211110

某校高二住校学生于某,夜晚12点私自翻越学校栅栏去网吧、在网吧要求实名制的情况下、谎称没带身份证,假报了于某同班同学黄某某的名字和身份证号。之后不久学校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在网吧黄某某的登记记录,于是通报了黄某某家长、黄某某被家长狠狠地打了两耳光、学校也因这事、取消了黄某某县三好学生的名额。此事在黄某某的班级和学校造成很坏影响。后经调查和笔迹签定、网吧摄像记录等查明才真相大白,不久黄某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制裁这种侵权行为。于某则称自己的行为虽属于错误,加之未满18周岁,不构成侵权、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于某说法的认识。
(2)通过该案例,启示广大中学生在从事民事活动时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不知不觉间,一种店内产品统一定价为“xx元”的小店铺已经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其中以销售日用品为主的“2元店”无疑是最为活跃的一种,它们的存在,既给市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也给伪劣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 “高露洁”牙膏被拧开后却是“中华”牙膏的味道,标明为“蚊不叮”牌的花露水开盖后发出刺鼻的香精味道。对于这种明显的假冒伪劣产品,很多消费者都显出了“宽容”,没有人刻意追究这些产品的来历、生产日期等。


(1)试用法律常识的知识对上述“2元店”行为进行分析。
(2)作为一个消费者,能宽容上述“2元店”行为吗?为什么?
2022-03-12更新 | 30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家住东城区的黄老太去看望住在西城区某小区的女儿一家。在等候电梯时,电梯门一开就窜出来一条没牵绳的大狗,黄老太当场吓倒在地,导致右脚骨折,住院治疗三个多月。事后,黄老太女儿指责狗主人大刘的不当行为,大刘却不愿接受。黄老太最终决定去法院起诉大刘,要求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黄老太该去何地法院起诉?为什么?
(2)本案中谁需要承担举证责任?分析并说明理由。
2021-05-17更新 | 1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外)祖父母起诉要求探视(外)孙子女的案件不断增多,突出反映了社会生活对保障“隔代探望权”的司法需求。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强调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定分止争,对“和稀泥”的做法坚决说不。不“和稀泥”,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基本案情】

原告马某臣、段某城系马某父母。于某艳与马某原系夫妻关系,两人结婚后生育女儿马小某。后马某在工作时因电击意外去世。目前,马小某一直随被告于某艳共同生活。原告因探望孙女马小某与被告发生矛盾,协商来果,现诉至法院,请求判令:每周五下午六点原告从被告处将马小某接走,周日下午六点被告将马小某从原告处接回;寒暑假由原告陪伴马小某。

【民法典条文指引】

第十条   处理民事蚪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注:民法典未对“隔代探望权”作出规定。)

【裁判结果】

生效裁判认为,马某臣、段某娥夫妇老年痛失独子,要求探望孙女是人之常情。马某臣、段某娥夫妇探望孙女,既可缓解老人丧子之痛,也能使孙女从老人处得到关爱,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对于马某臣、段某娥要求探望孙女的诉求,人民法院予以支持。遵循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原则,综合考虑马小某的年龄、居住情况及双方家庭关系等因素,判决:马某臣、段某娥对马小某享有探望权,每月探望两次,每次不超过五个小时,于某艳可在场陪同或子以协助。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该人民法院的判决为什么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2024-05-19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