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05 题号:21442090
作为大豆原产地,我国的大豆自给率却不足20%,严重依赖进口。香港中文大学林汉明科研团队接续中国农业科学院大豆耐盐田间实验研究成果,深耕大豆研究20多年,首次实现了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组的大规模遗传多态性分析,育成3个耐逆新品种,并成功应用于我国甘肃农田,为当地农民增收约6900万元。林汉明科研团队(     
①用从实践中得出的直接经验检验了间接经验的正确性
②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为大豆增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诠释了投身农业生产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④印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有车一族”,停车难也成为不少人的“心头痛”。广州某高校飞轮式停车机器人项目组发明了一款停车“神器”,飞轮式停车机器人”的设计十分独特,酷似缩小版的“摩天轮”可以同时停12辆车,占用的只有2.5辆车大小的空间.这一发明,不仅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还优化了停车环境。停车“神器”的发明说明
①实践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②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只有服务于实践才能彰显其意义
④科学研究始终在不断的接近着真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2-04更新 | 1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走进课堂学政策和技术,武装头脑;走进工厂学延伸农业产业链,自己办厂;走进生态农场重新学种田,做“片区经理”……在江西部分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快速发展,促使部分农民爱上学习,在农村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上述材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发展
③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先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30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与杜甫诗句“庾信文章老更威,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所含哲理一致的是 (       )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④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蚊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2017-04-19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