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9 题号:2153044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世界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更好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发展力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要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首次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作出专门立法规定。在整个立法的调研、起草、审议过程中,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吸纳社会公众意见,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实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我国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爱国主义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永恒底色。从李四光到钱学森,从黄大年到袁隆平,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揣科学救国报国、兴国强国热忱,坚持践行人民科学观,形塑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气质,为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贡献了重要力量。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李四光

我个人仅仅是苍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钱学森

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

——黄大年

我没有什么成功秘诀,就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袁隆平


(3)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知识,说明当代青年应该如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做贡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外部风险更加复杂严峻,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发展正遭受严峻考验。怎样为企业纾困解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减税降费,成为各地政府的首要抓手。2022年,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将超过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1.5万亿,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

2022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涉及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降低企业社保负担、继续引导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多措并举支持制造业引进外资等18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2022年3月,我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市场主体设立、活动、公平竞争等提供了更加公平、高效的行为规则和执法规范。

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重要讲话:要确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政策上半年基本实施完成,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5月底前都要出台实施细则。要在防控好疫情同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防止单打一、一刀切。各地在助企纾困上政策能出尽出。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用市场化办法、改革举措解难题。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分析我国2022年为企业纾困解难的措施。
2022-07-18更新 | 23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追梦、筑梦到圆梦,中国空间站一步步从蓝图变为现实。我国独立自主建造运营的载人空间站“矗立”太空,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规划圆满收官,也标注着中国航天的崭新高度。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道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10年间全国一盘棋,110多个科研院所、3000多个科研单位、数十万科研人员通力协作,攻克10余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200余项系统级关键技术,研制8型飞行器、3型运载火箭,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从无到有,是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和接续奋斗。从神舟飞船到天宫实验室,再到空间站组合体、“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太空居所不断扩容,正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各条战线的航天人实干苦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空间站梦想架设起了向上攀登的阶梯。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的本质角度对此加以阐释。

2023-08-23更新 | 17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强调: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国务院机构改革坚持一类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精干设置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科学配置权力,形成自上而下的高效率组织体系。根据改革方案,将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国土资源部的监督防止地下水污染职责,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进行整和组建生态环境部。同时还组建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为26个。


(1)根据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说明国务院为什么要进行机构改革。
(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说明政府职能整合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作用。
(3)运用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的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政府机构改革提出三点方法论建议。
2018-12-04更新 | 2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