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 正确运用判断 >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46 题号:222411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赵某网购了价值17.9元的儿童玩具。收到商品后,赵某以玩具发错颜色为由向平台申请退款,平台向其推送售后链接后,赵某选择了“仅退款”选项。由于消息繁多,商家未在48小时内处理,根据平台退款机制,赵某顺利退款成功。

其后商家多次联系赵某要求其将玩具退回,但赵某一直未予理睬。商家遂向法院提出诉讼,认为赵某在收到商品后利用平台漏洞恶意申请退款却未退货,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赵某退还货款17.9元并承担维权支出的律师费、材料费等各项费用2000元。

法院受理后,向赵某释明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可能承担的法律后果,赵某意识到自己购买的商品并不属于“仅退款”范畴,最终同意补偿原告商家各项费用200元并当场履行。

(1)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评价赵某在该事件中的行为。
(2)针对该案例,有人说:如果商家不追究,那么赵某选择“仅退款”的行为就不构成侵权。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驳斥这一观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方某在电梯内劝阻一位老人吸烟,两人发生争执,老人因为情绪激动诱发心脏病,倒地死亡。视频记录显示,两人并未发生肢体冲突,老人也一直没有熄灭手里的烟。事后老人家属与方某在派出所就赔偿金额未能达成协议,于是到法院起诉方某,索赔40万元。此事引起人们热议:学生王晓辉对李洋说:“我觉得方某的行为不但没有错,而且应该鼓励。”李洋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方某的行为没错我不反对,但鼓励我认为谈不上。”王晓辉反驳说:“你既然不同意我的观点,却又承认方某没错,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判断李洋的话是否自相矛盾并分析原因。
2023-08-24更新 | 12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举措。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纪要。

把脉定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明确要求。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征求民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建议,推动立法工作“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学校建议细化“学校实践教育”条款;有中学生建议增加专门条款,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有社区工作者建议进一步加大弘扬中国传统节日的力度,结合爱国主义教育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一条条“原汁原味”的建议通过“立法联系点”最终提交至全国人大常委会。

行动自觉:

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社会各界纷纷响应,“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区治理大格局,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村规民约”“一定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

(1)“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是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举措。”从逻辑与思维角度看,这一判断是______判断,这类判断为真的条件是______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你对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的理解。
2024-02-02更新 | 2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这个判断属于复合判断的哪一种类型?判断从哪些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作了判定?
2022-04-22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