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4 题号:227180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水生环境中,有机物质沉积在没于水下的人造表面上后,会发生微生物污染,使船舶阻力和燃料消耗增加,是海运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研究发现,比目鱼的鳞片极为细密,鳞片的微纹理具有特定尺寸的微脊结构,能有效抑制菌落形成。以此为灵感,研究人员设计了六种棱角程度不同的仿生微纹理抗污材料,与无微纹理的抗污材料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结果

1无微纹理抗污材料表面菌落形成较多,有微纹理抗污材料的表面菌落形成较少。
2六种微纹理抗污材料中,棱角较尖的表面比棱角较圆的表面硅藻附着物大幅减少。

结合材料,运用“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的知识,指出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方法并加以说明。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有一只火鸡发现,第一天上午9点钟的时候,主人给它喂食。但作为一个卓越的归纳主义者,这个火鸡并没有马上得出结论。它一直在观察在不同的情况下,比如,晴天、下雨天,星期一到星期……主人都准时在上午9点钟来给它喂食。等到它收集到了足够多的材料时,它的归纳主义良心才使它最终得出了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主人每天上午9点钟来给我喂食。但是,在圣诞节的上午9点钟,主人没有来给它喂食,而是来把它杀了。归纳主义者火鸡辛辛苦苦通过归纳概括出来的结论被无情地推翻了。


(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这对我们进行推理有何启示?
2020-11-08更新 | 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人类与自然是相通的,大自然给人以无穷的乐趣,激起了我们无限的探索。

材料一   为了研究候鸟在长途迁徙过程中识别方向的原因,科学家们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四周装有窗户的六角亭里,设置了一个玻璃底圆柱形铁丝笼,笼中是候鸟的代表——棕鸟。实验首先是在晴天时进行的。经过观察,科学家发现当阳光射进亭子里时,笼中的棕鸟立刻就开始向着它们迁徙的方向飞行;当用镜子将阳光折转60°时,棕鸟的飞行方向也会随着掉转60°;当阳光被折转90°时,棕鸟的飞行方向也会掉转90°。经过反复实验,发现棕鸟总是随着阳光的折转方向飞行的。接着,科学家叉在阴雨天气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在太阳消失的阴雨天里,棕鸟很快就迷失了方向。由此,科学家们得出结论;候鸟是通过太阳定向的。

材料二   2022年5月29 日,国务院发布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年)》围绕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出重大部署。用现代科技预报天气,有助于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自古以来,人们从云卷云舒、风停雨歇中学会了观天象,并将这些经验用在出行、农事活动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尽管从科学角度来看,天气预报做不到百分之百准确。但可以不断提高准确率。现在,人们用科技精准地"算"出降雨时段、降雨区域、降水量等,对天气进行理性、量化的预报。根据大气实际情况,在一定的初始和边界条件下,通过大型高速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以此预测未来一定时段的大气运动状态和天气现象的方法。如今,我国探索出自己的数值预报模式,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合乎情理的推理是人类了不起的心智能力。结合材料一,分析科学家是怎样得出"候鸟是通过太阳定向"这一结论的。
(2)"天气预报做不到百分之百准确,但可以不断提高准确率。"结合材料二,运用超前思维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二,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阐释人们对天气认识的发展历程。
2022-07-16更新 | 5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人体健康有节期影响。为了探索眼底视网膜结构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iMED团队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收集了大批量的阿尔茨海默病人的眼、脑数据,并将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的眼底图像作为主要分析对象。该团队通过智能分析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的眼底结构进行自动量化,并将计算出的生物指标与临床数据进行了横断面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密度、血管分形维数、血管弯曲度等多种量化指标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具有显著相关性。基于此,该团队利用血流成像图像信息,设计了AI模型来进行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测,在输入眼科图像到AI模型中后,便可快速判断该受试者是否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受制于样本数量,算法以及AI模型等因素的限制,这一筛查模型对阿尔茨海默病筛查准确率仅仅在75%左右。如何进一步提高筛查准确率?这是摆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对“如何进一步提高筛查准确率”提出建议。
2023-04-19更新 | 5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