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1 题号:2292385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哈尔滨,我来了”,这个冬季,地处祖国东北角的哈尔滨走进了全国甚至全球视野,被称为2024开年首个“顶流”城市。元旦三天,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均达历史峰值。

为此,哈尔滨市政府做出一系列“大动作”:在总结以往旅游经验教训的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汇聚民意民智。早在2023年初,文旅部门就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新媒体平台来多维度宣传,策划了将近100个活动方案,并打造了一批高IP,比如:“逃学企鹅”、“万人蹦迪”等,这些方案内容的核心点就是换位思考,尊重游客,让游客玩得开心。同时,政府发放了100万消费券,地铁免费坐,商务局给出租车重装计价器,中央大街铺防滑地毯,冻梨切片、人造月亮、飞马踏冰、热气球、交响乐团等“整活”层出不穷……总之,就是把游客宠上了天。哈尔滨市政府从城市管理者转变成为服务型政府,用“政通人和”换来了“泼天富贵”。另外,还有一群“别有用心”的东北人,“挖空心思”地宠溺南方小土豆们;车主们自发免费接送,司机大哥秒变夹子音;卖豆腐脑的阿姨“背叛”北方人,端出了甜豆腐脑……在这个城市里,不是某个人,而足每个人,都在真心相待。

(1)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分析哈尔滨是如何在冰天雪地里火出圈的?
(2)请你为哈尔滨旅游提出两个宣传口号。要求:紧扣主题,言简意赅,每个口号不超过20个字。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广袤的乡村不仅承载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者。某村实施乡村振兴,依托本地重家训、家声的传统,将培育文明乡风与良好家风结合起来,保持淳朴民风民格,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做到在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层面涵养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该村在推动乡村发展过程中应如何涵养乡风文明。
(2)乡村是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守望者。在传统的诗词中就有很多体现这种守望的诗句,请你列举两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诗句。
2021-02-16更新 | 5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国有大型企业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说明企业为什么要重视自身文化建设。
2017-07-03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创新精神。

2018年10月23日上午10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创下多项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弘扬创新精神对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作用。
2019-02-10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