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时代精神的精华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59 题号:22928149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留下的一串密码,凝结着劳动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生活长期观察获得的智慧,不仅指导古代劳动生产和生活,更折射出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立春:蕴含“阴阳转化、阴退阳升”,对于时空与阴阳关系的思考,彰显古人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的玄妙智慧
②惊蛰:寓意“春雷始鸣,惊醒蛰虫”,反映蛰虫受节律变化而复苏生机,这是用形象思维揭示了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③谷雨:意为“暮春时节,雨生百谷”,民间素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可见事物的价值会随着人的需要而发生变化
④小满:隐含“小得盈满,不求太满”,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启示我们要抓住机遇积极促成质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里说的“信仰”是(     
①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
②马克思主义思想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④唯物主义思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4-23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与“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B.我思故我在
C.理生万物,理主动静D.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2021-05-07更新 | 5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有容乃大”。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木;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上述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  )
A.否认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C.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心主义观点
2016-11-26更新 | 1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