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2744140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2009年底基本完成,旧貌换新颜的韶山、井冈山、延安三个示范基地迎来了更多的游人,日均人流量均比过去增加20%以上;参观者很受教育,更加坚定了对党的热爱,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材料表明(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A.①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14-15高二上·山西·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作为近代思想史开风气之先的人物,梁启超关于思想启蒙、思想解放的言论成为当时治疗国民思想疾病的良药。回答下列小题。

1.梁启超高度重视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实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实,必先养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国之进步必以学术思想为之母”。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的力量可以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直接转换为物质力量
③思想文化的繁荣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实现了民族振兴
④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如何才能打开思想之门?梁启超告诫人们,“勿为古人之奴隶。”就是不要迷信古人、前人。他说:“非古人之法言不敢道,非古人之法行不敢行,此奴隶根性之言也,夫古人自古人,我自我……以古人之脑筋为脑筋,不过一有机无灵之土木偶。”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做法是
A.对传统文化要“心存敬畏”,发扬和光大
B.要继承,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C.要摒弃,因为传统文化是包袱,严重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
D.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分析”,批判的吸收
2016-11-26更新 | 7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半个多世纪间,人民币沿着新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路走来,不断衍变。它周围的人们对战争、危机和变革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它的设计,塑造了它的基因;它浸染了中国人在历史创造中的悲愤、呐喊、激情、喜悦与苦闷,过往的五套人民币最终拼接起了一个我们共同走过的时代。材料主要体现了(  )
①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②一定的文化受一定的政治、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③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12-08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团结引领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建功新时代是对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最好庆祝。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团部署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由此可见,举办这一活动(     
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
③体现了教育的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7-12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