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1 题号:2870599
材料一: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法曾被公众寄予厚望。《食品安全法》自2008年公布草案,经历多次再审。因中间经历了三鹿奶粉事件,直到2009年2月28日,跨越两届常委会、经历了四次审议的食品安全法,才以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高票通过。近年来,各地又不断曝出镉大米、毒生姜等新的食品安全事件,网购食品成为潮流、婴幼儿食品质量问题频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和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去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公众征求意见。公众对该法的关切程度亦非常之高,社会各界共提出5600多条修改意见,有效文字总计84万字。
材料二:相关法律演变
时 间
内 容
1965年
国务院批转试行《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
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颁发
1995年
食品卫生法实施,注重产品卫生检查和管理,有关安全制度的规定不足。
2006年
修订食品卫生法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后将修订食品卫生法改为制订食品安全法。
2008年
食品安全法(草案)公布,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后因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又进行了多方面修改。
2009年
食品安全法高票通过,食品卫生法废止,由重在外部监管转向全程监督。
2013年
修订食品安全法列入立法项目,公开征意见。2013年3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出重大调整,组建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对食品安全监管,由过去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分段管理,改为统一管理。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关系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简答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世界的物质性表现在哪里?
2021-08-24更新 | 1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4个节气,连成了一首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我国上古先民通过观察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变化规律形成了知识体系,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同时,它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巧妙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朝鲜、日本、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受并沿用至今。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明标识,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看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二十四节气蕴含的生态文明智慧。
2023-11-27更新 | 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2019年9月18日上午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针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现状,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他提出三项措施: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阅读材料,分析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2020-05-12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