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和平与发展 > 时代的主题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1 题号:4018346
材料一:随着时代发展,环保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动画片《熊出没》反映当代环保主题。它用熊大、熊二和伐木工光头强之间斗智斗勇故事教育了孩子,欢笑了孩子。出品者华强集团拥有强大的创意研发能力,把各地的文化特色和高科技结合起来。产品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熊出没》的成功被看作是中国动漫行业崛起的信号。针对《熊出没》热播中引起争议的脏话、粗口等问题的负面效应,尽管各方对粗口判定意见不一,华强集团还是将已播出片集全部拿回重新配音整改。整改后的《熊出没》更好地传导“互助的情感、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这与当今时代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致的。
材料二: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材料三:201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军将士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我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熊出没》取得成功所包含的道理。
(2)依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裁军30万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回应热点问题“一带一路”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固的,但机遇是世界的。这一倡议顺应了亚欧大陆要发展、要合作的普遍呼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奉行的不是扩张主义,而是开放主义,带给未来世界的,一定是一幅亚欧大陆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的历史画卷。
材料二:历史上,新疆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起点。今天,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决策战略上,新疆都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区域。201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天山南北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让我们进一步感到民族团结的意义重大,也让我们对“一带一路”推动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充满期待。
(l)结合材料一,用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倡议的“一带一路”,“奉行的不是扩张主义,而是开放主义”的理解。
(2)“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的民族团结为什么如此重要?
2016-11-26更新 | 13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二十大以来多国领导人密集访华,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风景线。其中,法国总统马克龙于2023年4月5日至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在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强调:

中法两国共同致力于为国际安全和稳定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寻求基于国际法的建设性解决方案,寻求在多极世界里强化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国际体系。

中法签署了近40项政府间协议和商务合同,涵盖航空、科技、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助力两国发展振兴。

为在全球推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支持深化文化作品创作与利用方面的合作,积极推动重启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交流合作。

双方将相互支持对方提出的多边理念和倡议,携手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粮食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共同完善全球治理。

       访问结束后,马克龙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欧洲必须为争取战略自主而战。战略自主意味着,无论是在乌克兰、对华关系还是制裁方面,我们都要有欧洲战略。我们不想陷入集团对抗的逻辑。
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相关知识,综合上述资料,以“国际新秩序的独特风景线”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要求:①观点明确,论证充分。②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③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2023-06-07更新 | 56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特征,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基本形成了开放型的经济新体制。
材料一:2015年10月29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2015年10月5日,美日等12个国家达成“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简称TPP)。正式实施该协定后,成员国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带来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等便利。目前中国尚未加入该协定,从短期看,该协定或对中国的外贸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美国参议员查尔斯·E·舒默声称TPP既定的目标就是要“引诱”其它国家“远离中国”,奥巴马总统也表示“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经济规则”。其实TPP并不可怕,有专家甚至指出,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倡导成立“亚投行”等举措,其实质就是反制TPP的。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如何才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⑵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该专家观点的错误性。
2016-11-26更新 | 1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