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特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3 题号:4369061
地名,是最能体现一个地方人文底蕴的地理信息,特别是一些老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地名文化保护不够,轻易乱改地名,导致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地名快速消失,空间地理和历史脉络,由于地名的消失而中断。一些地方在地名命名时盲目贪大媚洋。比如“曼哈顿、威尼斯”等洋地名扎堆出现,对地名文化传承造成很大损害。《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区、楼群、建筑物等。
在河南郑州,有一条古老的“祭城路”。而祭城有3500多年的历史。去年5月底,郑州市政府发文将“祭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祭城社区的一些老居民们经过多方申诉无果后,一纸诉状将郑州市政府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决定、改回原路名。对于路名的变更,之前郑州市民政局曾回应表示,因为“祭”字辨识率低,改名是为了方便外来客商。眼下祭城路改名的纠纷仍在等待法庭择期宣判。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联系材料说明国家重视对地名文化保护的社会价值。
(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河南郑州市民和政府针对祭城路改名出现纠纷的看法。
(3)假如请你为新建一住宅小区命名,你会考虑到哪些因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材料一 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
材料二 A县素有中国竹子第一乡之称,竹加工由来已久,竹文化远流长。近年,该县竹业企业和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要求,努力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该县政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品研发和销售平台,倡导竹文化精神,大力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把竹产业做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目前,A县占全国1%的立竹量产出了全国20%的竹产值。竹服饰、竹饮食、竹建筑、竹交通工具、竹娱乐品等在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竹文化产品博览会中频频亮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2018-05-15更新 | 3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1日,沈阳博物馆建成开馆。这是沈阳推动文化强市建设、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的重要成果。沈阳博物馆精心打造了清文化主题展、沈阳通史展、辽河流域馆藏精品文物展等,生动展示了沈阳11万年的人类活动史、7200年的人类定居史、2300年的建城史、近400年的建都史和近100年的建市史,是沈阳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生动写照。馆方提取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打造,让文物与观众互动起来,应用触控悬浮屏技术,实现文物空气显像、空气触摸的3D展示,观众可以在各个展馆的多媒体数字悬浮技术智慧导览设备上,详尽观看该文物360°不同角度的高清动态图片。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以沈阳博物馆建成的重要意义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要求: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200字。
2022-03-01更新 | 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疫情防控是场阻击战、攻坚战,单靠一时一地无法取得胜利,需要所有人全力以赴、共克时艰。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的文艺没有故师,没有失声。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一时间用诗歌、绘画、书法、戏曲、音乐、小品、漫画寺各行艺术形式积极投身抗疫主题的文艺创作。面对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文学界通过诗歌、教文、小小说等文学体裁,围绕生命意义、个体经验、现实担当、未来展望等方面创作抗疫文字作品。这些作品或个性鲜明、动之以情,或雄壮慷慨、激昂崇高,以期缓解公众的恐慌与焦虑,鼓舞大家的士气,讴歌“逆行者”的精神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说明了什么。
2020-11-15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