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4392741
材料一:进入21世纪,面对新一轮城市竞争浪潮,深圳的突破在哪里?虽然创造了神奇的“深圳速度”,但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等压力也让深圳人深感“难以为继”。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立了一座城市的战略选择和突破提出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确立“以文化定输赢”的发展新路径后,多年来始终坚持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主流文化,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跨越发展,城市的价值观念创造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和城市凝聚力日益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实现了大提升。
材料二:深圳文化体制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改革促发展,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并先后提出了“拼文化”、“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创新型、智慧型、力量型城市文化”等一系列创新理念,有效引导了改革实践。
(1)分析材料一说明其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2)结合材料二指出深圳“文化立市”的具体举措。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中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以后,“丝路”沿途欧亚国家将描绘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新蓝图,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中国将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人文资源开发、贸易便利化、经济技术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一带一路”是经济共赢之路、政治合作之路,更是文化交融之路。请阐述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契机。
2017-02-28更新 | 8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外曾流传这样的趣谈: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以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占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制造品质不佳,在全球消费者的印象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国人本身也更喜欢外国货。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提升消费品品质,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它代表着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取向,一丝不苟、不走捷径的态度,以及对工匠职业本身的敬畏和信仰。其核心不仅仅是把工作当成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轴”精神;是一种“苦”精神。重拾缺失的工匠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制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工匠精神在推动“中国制造”成为“优秀制造”中的作用。
(2)有人认为,“有工匠精神就有中国的优质制造。”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用意识的作用的原理加以说明。
(3)请以“培育工匠精神”为主题,设计两句公益广告词。(每句广告词不超过15个字)
2017-02-08更新 | 25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2018到2019,时间见证奋斗者永不停歇的脚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奔跑中奋力逐梦,做新时代的追梦人,我们就一定能激活蕴藏于梦想之中的创造伟力,迎来生机勃勃的复兴气象。

材料一致敬新时代的奋斗者,就是崇尚奋斗的精神。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望过去,没有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的前行成就个人的梦想,个人的脚步推动国家的进步,中国人民以感天动地的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新征程上再出发,我们没有时间喘口气、歇歇脚,只有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材料二致敬新时代的奋斗者,就是礼赞奋斗的价值。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获奖项,从立项到成果发表或应用平均时间为11年,其中近一成的项目经历了超过20年的攻关和积累。今天的中国科技,正站在这样一个临界点上。势能的积累已经够大,但实力的差距也还不小。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信心、耐心、平常心,继续沉潜发力,把阻滞创造的障碍一一破除,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我们一定会迎来创新的井喷,也迎来中国创新的一个个新起点。


(1)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崇尚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2)运用发展的状态原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我国科技的持续创新?
(2)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人人都有追梦的权利,人人也都是梦想的筑造者。某班举行“在奔跑中逐梦,实现人生价值”的主题班会,请列举三个发言要点。
2019-03-13更新 | 3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