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9 题号:4936019
茅台酒是我国的民族品牌,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也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茅台镇是茅台酒的故乡,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那里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日照时数1400小时,无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茅台酒厂区就建于该地的赤水河上游。这里水质好、硬度低、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无污染。同时,茅台镇冬暖夏热、少雨少风、高温高湿的特殊气候,加上千年酿造环境,使该镇空气中充满了丰富而独特的微生物群落。只有在这块方圆不大的地方,才能造出这精美绝伦的好酒。
       茅台酒被誉为“国酒”。历史上,它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是我国三代伟人的厚爱,亦得到人民群众在实际的生活品味和体验中的赞誉之声。
(1)结合材料,运用有关哲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只有在这块方圆不大的地方,才能造出这精美绝伦的好酒。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茅台酒能够在中国政治、外交、经济生活中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的原因。
(3)考上大学后,你应如何向你所在大学校园的外国同学介绍我国的酒文化。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论述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 夜间经济指的是从当日下午6点到次日早上6点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很多数据表明,夜间经济已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据调查,我国城市居民夜间消费活跃度强于白天,约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不少市民表示,白天工作生活节奏快,需要一个高质量的夜生活来放松。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要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

从“国营夜市”到个体户小商贩集聚的“夜市”,再到大型“商圈”的出现,以及当下的“夜间经济聚集区”。我国夜间经济已由曾经简单的夜市地摊发展为包含“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夜间消费市场。

某中学学生就本市夜间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他们了解到,现阶段我国夜间消费中文艺演出、博物馆展览等优质项目仍供给不足或发展单一;城市配套不够、管理也不到位。他们还了解到,上海市就夜间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多有效的探索。比如,建立“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编制夜生活集聚区发展规划;积极开发浦江夜游、博物馆夜游等多元化都市夜游项目;指导夜市运营管理主体建立夜市管理规定,成立“自治委员会”,制定公约、自我管理等等。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夜间经济的必要性。
(2)有人认为,当前的夜间经济是一种消费经济的转型升级。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某一原理说明其合理性。
(3)请你帮该校学生以“如何促进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拟一份提交给当地政府的建议书提纲。
要求:①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知识加以阐述。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
2020-03-11更新 | 1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9月8日上午10时,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

钟南山: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张伯礼:指导中医药全过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张定宇:扎根医疗一线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陈薇(女):长期从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抗疫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表彰抗疫英雄和弘扬抗疫精神对全国继续打赢抗击新冠疫情的作用。
2020-10-27更新 | 2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时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自1962年建场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近60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人以忠诚使命为内核、以艰苦奋斗为底色、以绿色发展为追求,谱写了一首人类改天换地的绿色进行曲。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仅是一棵棵树木,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造就的不仅仅是一座“美丽高岭”,更是一座受人景仰的“精神高地”。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联系材料,从文化作用的角度分析说明弘扬塞罕坝精神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2021-12-13更新 | 2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