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中国的外交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5 题号:4993171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在目标、理念、情感和文明方面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认同;是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得到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的支持和拥护的生动体现。
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一带一路”涉及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有四种大型文明和上百种语言。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千差万别。差异往往意味着矛盾和冲突,任何一项国际事务的开展都不可能畅通无阻,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海外媒体不断制造出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中国模式输出论、经济帝国主义论、朝贡体系复活论等带有偏见性的论调,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1)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对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丝路建设理念加以说明。
(2)联系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的“民心相通”。
(3)假如你是外交部发言人,请你举办一次发布会,就海外媒体的论调进行驳斥,列出两条发言提纲。(每条10—30个字)。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23年7月4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我们愿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100多年来,中国通过自主实践找到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版权属于中国,中国始终胸怀天下,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版权属于中国,机遇属于世界”这一观点的理解。
2024-04-27更新 | 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也是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10周年。

6月29日,以“共谋发展、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来自29个非洲国家的近1600类商品参展,较上届增长166%;参展商达1500家,较上届增长70%;到会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达9000人……本届博览会共签约项目120个、金额103亿美元。发布99个对接合作项目、金额87亿美元,其中11个非洲国家发布74个对接项目,数量为历届之最。34项合作成果集中发布,涵盖研究报告、标准规范、声明倡议等八大类,首次发布中非贸易指数。

博览会上,供需对接踊跃,合作洽谈火热,从农产品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到电子商务、航空航天、绿色发展等,中非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发展。本届博览会亮点纷呈,规模创历史新高、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贸易伙伴更趋多元。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述中非经贸合作的澎湃活力来自哪里。
2023-11-29更新 | 14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百多年前,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2019年,中国第一条智能高铁京张高铁开通。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中国成就、中国价值的一张独特而靓丽的“名片”。

▲中国高铁助力“一带一路”

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的雅万高铁项目,是中国高铁方案走出去的“第一单”。这一项目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同时这一项目由中国和印尼两国领导人亲自确认和直接推动,是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和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必将载着“一带一路”国家人民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意义。

▲守护高铁文明“人人有责”

中国高铁通车里程冠绝全球,但我们不能只关心通车里程、运行速度,还应该关注高铁车厢内的人文风景。在北京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一旅客购买的是二等座站票,却试图强行坐在一等座的空座上。乘务员提醒她让座,她却振振有词地反问:“有空座不坐,不是资源浪费吗?”铁路部门明确规定,越席乘车需补差价。但乘务员在对“强坐”旅客进行管理和劝阻时,往往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支撑,为避免矛盾,乘务员有时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样一来,对花高价买了一等座的旅客明显不公平。


(2)概括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020-12-08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