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新时代的劳动者 >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5047116
在我国总体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众多企业手握订单却找不到工人,这种现象引起了高一同学的关注。为此,他们成立课题组,对“用工荒”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材料一
情景一:一家大工厂招收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但是要求能看懂机床构造图,由于劳务市场上没几个人能看懂,所以招不到工人。
情景二:80后的小王在一家玩具厂做生产工人,半年后她顶不住车间的高温和长时间加班还不能及时获得报酬,于是辞职回家了。
情景三:某工厂招聘普通技工,小李说:“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说实话,大学毕业后我是不愿意回头再去做工人的。”       
(1)请结合材料,谈谈上述几家工厂招不到工人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近几年,沿海一些省份出现企业“用工荒”困境,并呈现出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在一些用人单位,技工、销售代表、置业顾问等职位一员难求。但另一方面,大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招考又异常火爆。“用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并存。
(2)你作为一名劳动者,如何在“就业难”的境况下,实现顺利就业?
14-15高一上·江苏南京·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智能制造正成为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机器换人”。不少一线技术工人担心“机器换人”会影响他们的“饭碗”。有专家指出,“机器换人”确实会减少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数量,但企业对机器人专业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在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基础操作及维护人员以及掌握基本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的调试工程师和更高层次的应用工程师,这些人才缺口超过20万,并且以每年20%-30%的速度持续递增。同时,部分毕业生宁可穿西装打领带去跑销售,也不愿意进车间当工人。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政府和劳动者如何应对材料中出现的现象。
2019-07-07更新 | 21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与之呼应,“就业优先”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报告强调,稳增长首要是为保就业,“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优先”二字不寻常,意味着宏观政策酝酿出台将全面评估其对就业的影响,财税、金融、产业、投资、贸易等经济政策将注重与就业的衔接配套,如果发现有矛盾,让就业优先。

可以预期的是,“就业优先”不仅将稳稳地托住就业大局,还会给中国经济运行带来新改变:结构优化的步伐有望持续加快,因为服务业对就业的吸纳力更强劲;中小企业必然会得到更多支持,因为“小企业、大就业”;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肯定会越来越好,因为民营企业早已是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创新创业的空间将更开阔,因为创业是一种更为积极的就业……而这一切变化,正是中国“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新呈现,见证着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步伐。


结合材料,根据《经济生活》知识,运用“劳动与就业”的知识谈谈如何促进就业。
2022-01-14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材料一:在本次中美贸易战中,美国政府倒行逆施,动用国家力量对我国的华为等高科技企业实施了精准打击。对此,我国政府并没有采用针尖对麦芒的方式,而是顺应历史潮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但我国的普通民众却甚为担心,纷纷为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材料二:2019《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帮扶。对招用农村贫困人口、城镇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的各类企业,三年内给予定额税费减免。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1)结合材料一,运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为了我国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请你从政府与企业两者中任选一个角度,提出至少3条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国家的就业政策并陈述新时代的劳动者应当树立的就业观念。
2020-01-18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