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活与消费 > 价格 > 供求影响价格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1 题号:506624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系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不同介质下的图书阅读量如下图所示。

注:关于电子书阅读的数据显示,25.2%的人能够接受付费阅读,74.8%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人均手机阅读花费16.95元
(1)读图,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会选择哪种阅读介质,并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简述理由。
材料二
古人云:“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下表是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书籍阅读偏好统计。

书籍阅读类型偏好

60后

70后

80后

90后

投资

生活

婚恋

言情

社科

管理

教育

玄幻

哲学

励志

职场

文学

官场

少儿

文学

心理励志

红色书籍

经济

科普

科普


(2)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书籍阅读偏好存在差异的原因。
材料三
某班同学就“如何推进全民阅读”这一议题展开讨论,拟向政府提出建议,在全社会形成“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氛围。
(3)请你结合《政治生活》相关知识,拟定两条推进全民阅读的建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范例:
建议:国家广电总局制作并播出优秀的“读书”主题公益广告,努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
理论依据:政府应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负责公益广告制作、刊播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研学旅行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追求“诗和远方”,走出校园,在行走中见世面、学知识、长能力,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增加对集体生活和公共道德的体验,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请你任选下列一条研学线路,结合《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列出谈话提纲说服同学李华和己选择同一条线路。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今,人才力已然成为企业发展、国家强盛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是首次在中央政府层面弘扬企业家精神,引发社会关注,有经济学人士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企业的成功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才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才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合理性。
2018-12-29更新 | 57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工作。
材料一:在炒房盛行之际,一边是房价猛涨,很多人买不起房,或成为“房奴”;一边是大量已售住房闲置,待售住房待“去库存”,“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
材料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谈谈你对“要准确把握住房的居住属性”这一论断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影响消费因素的知识,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17-08-26更新 | 69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抓好“菜篮子”,就要确保菜品品种丰富,资源充足,质量提高,价格平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8月第三周(19日至25日)我国猪肉批发价格达到每公斤31.77元,环比上涨了8.8%。业内分析此轮猪肉价格上涨与多种因素有关:环保趋严,非洲猪瘟、流感等疫病防治,饲料与人工成本提高,给国内生猪养殖带来不小压力;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减少;临近中秋佳节,居民对猪肉消费需求小幅增长。

材料二:猪肉价格变动牵动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肉价上涨,购买量不会大减,但面对生活成本的增加,部分群众称会减少购买数量会降低购买频率”“会换换口味,多吃鸡鸭肉、牛羊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说明猪肉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
(2)结合材料二,运用价格的相关知识,分析猪肉价格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并预测面对疫病偶发、肉价猛涨的形势生猪养殖户会作出什么反应
2020-01-02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