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51128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在央视科教频道陆续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运用“生活化”的方式,以“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将传承的手段与具体时代紧密结合,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试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全方位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既有趣味性,充分赋予其时代内涵、生活气息,又适当还原诗词的独特意象,引导观众感悟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节目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吸引观众与场上选手通过移动端同步答题,力争打造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该电视节目的“火”,实际上折射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渴求,当喧嚣的现代社会与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次美丽的“邂逅”,中华文化的基因逐渐苏醒。入选节目的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带动全民重温经典,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诗词的美好,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央视精心打造《中国诗词大会》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你对“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的理解。
(3)中国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能折射出古人的智慧,请你列举出两条蕴含哲理的诗词,并指出其哲学寓意。(要求:蕴含的哲理不能重复)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网络视听新媒体已然成为人民群众文化信息消费的重要平台。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进行了 “2017优秀网络视听作品”的推选活动,推选的优秀作品54个,分十多个门类,例如大学生原创作品《蜡染湘西》、网络科教人文类节目《搬砖小伟》、网络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等。这些作品共同的特点就是内容积极、制作精良,网络自制内容已经全面进入精品化时代。其中热播网剧《如果蜗牛有爱情》,展现了忠于职守、英勇无畏、奋勇缉私、为民服务的人民警察形象,彰显了爱国、敬业、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特别受年轻用户喜欢。这部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网剧,证明了视听节目产品要让网友喜爱, 必须严把质量关,在题材上要避免盲目追逐流行,那些猎奇的、低质量的网络视听作品来得快、去得也快;同时在制作上要下真功夫,经得起观众对品质的挑剔。
(1)运用“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说明网络视听文化发展要如何做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以《如果蜗牛有爱情》为例的作品为什么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3)就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8-04-04更新 | 17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9年3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启动,9月15日晚20时,圆梦中国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在央视播出,58位全国道德模范和257位提名奖获得者接受国家授予的荣誉和广大群众的致敬。一个个闪耀的名字刻写了伟大时代的凡人善举,一串串感人的事迹彰显着推进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就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前行的明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依据。
2019-11-08更新 | 13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至关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先进文 化为指导,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方向;要发展和谐文化,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的思想基础;要实现文化和谐,确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要件。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017-11-09更新 | 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