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5269598
【文化传承】
2017年开年以来,《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这三档文化类节目大为热播,它们以不喧闹、不炒作的风格为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几位嘉宾回顾自己的平凡生活,几位老戏骨的深情朗诵,几名专家慢条斯理的探讨着文字背后的历史。一封信,一首诗,一段讲述,就能让观众进入一个独有的、久违的历史片段中。
这三档节目突破了传统文化类节目专题或纪录片的形式,也区别于拼明星、拼话题的一般综艺类节目,以其自身独有的魅力圈粉无数。赛制上,《中国诗词大会》独创“百人团击败模式”、“内循环搏击擂台赛”、“飞花令”三个竞技模式,让观众耳目一新,《见字如面》与 《朗读者》突破“视控”模式,注重打造“声控”效果。在内容上它们都牢牢把握住了当代中国人对“忆往昔”的独特情怀,呈现已经逐渐消失的物件以及所承载的沟通方式,展示中华文化精粹,符合主流意识趋势。
(1)请用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一封信’一首诗,一段讲述,就能让观众进入—个独有的、久违的历史片段中”的原因。
(2)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谈谈材料中三档节目的成功经验对创新电视节目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0-09-17更新 | 8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12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发布了《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龙行龘龘(dá),欣欣家国”,龙年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材料一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祥瑞神物。人们从自然界现实存在的动物身上“取材”,经过人脑的“综合再造”,形成了“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龙的外在形象。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代表着吉祥、力量、腾飞和智慧。

材料二   中国“龙文化”博大精深。从“龙井茶”“龙须面”等饮食文化到“九龙壁”“盘龙柱”等建筑艺术,再到“舞龙灯”“赛龙舟”等民俗文化……这些都是“龙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形式,展现了中华儿女热爱生活、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本质的知识,分析龙的形象是怎样形成的。
(2)结合上述材料,从饮食、建筑、民俗中任选一个角度,写一份演讲稿,宣传中国“龙文化”。
要求:题目自拟,主题鲜明,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表达准确,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字数150字左右。
2024-01-22更新 | 45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电影《战狼2》以中国海外撤侨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中国退伍军人冷锋在非洲战乱地区不顾个人安危营救同胞和异国难民的英雄故事。上映以来,几乎场场爆满,获得巨大成功。
材料一   影片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爱国主义深埋在中国人心中,《战狼2》只是一个小小的火种。”冷锋的扮演者吴京这样说,“首先它是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它对空中、吊臂、水下各种运动镜头的运用相当纯熟,枪战、打斗、爆炸等场景设计出自好莱坞著名执导萨姆·哈格雷夫斯和中国同行之手,非常精彩。”电影最后出现了这样一行字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每到这个画面,影院里就会掌声雷动,很多人在大银幕上找到了归属感。“它符合、呼应了国势和民心,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隐喻,也是中国梦的集体表达。”“中国英雄的魅力,正是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材料二   吴京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于2011年的北非大撤侨,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海外撤侨行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英雄为了同胞、侨胞的安危,义无反顾,走进动荡与暴乱、硝烟与战火的异域中。“冷锋”是现实中无数中国英雄的集合与代表。
有人说,电影故事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请你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这种说法的缺陷。
2018-02-09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