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73 题号:54564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扣经济社会需求,在战略必争领域前瞻部署、超前研究,推进国家科技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建立长期稳定的支持机制。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要推动开放式科技创新,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国家重视科技文化创新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面对流动社会,公共安全该如何保障?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8年10月28日,重庆万州22路公交车因乘客刘某错过站与司机发生争吵,进而互殴导致车辆失控坠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此,全社会掀起了如何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的大讨论。有学者指出现实生活中此类事件频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权利意识不断高涨,但法治意识还没跟上。因此法律应该与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公共安全需要法治意识。近日某法院用法槌也对此作出了回答,该法院在3起与之类似的拉拽公交司机案件中,认定被告人行为均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不等的刑罚。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涵养法治意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法治不仅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生活刚需。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的法治意识与法治素养,不仅构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石,也构成了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法治这趟列车上,没有一个人在车窗外,大家彼此关切且彼此成就。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公共安全需要法治意识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说明个人法治意识、法治素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3)请为宣传法治意识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018-12-28更新 | 21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IP是英文IntellectualProperty的缩写,它是互联网创作的一个概念。热门IP有大量“粉丝群”,一旦改变成影视剧、游戏等,“粉丝效应”便会叠加出现。《锦绣未央》《花千骨》等改编剧火爆荧屏,热门IP的抢夺战愈演愈烈。对IP的争夺,实际上是对文化人才的争夺。我们从来不缺历史、不缺故事,缺的是创造和加工能力,缺的是那些会讲故事的创意人才。不仅文化产品需要有内容,能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拨动人心的情感。放眼城乡建设也需要文化的滋养,从“记住乡愁”的深情呼唤,到保持特色的文脉传承,再到提高生活品质的幸福指数,都与文化深深地浸润在一起,需要IP品牌的放大,把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产业。

材料二2017年的城镇化建设中,尤其在特色村镇推进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边界将更加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其说是文化事业的投入,实际上也在为文化产业积累资本;与其说是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有社会效益,为当地文化事业作贡献。值得一提的是,PPP运营模式在2016年完成启蒙后,2017年将进入实施阶段,民间投资可以顺利进入公共文化领域,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为文化小康积聚更多的产业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努力争抢优质IP。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谈谈你对建设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关系的认识。
(3)结合材料,在特色村镇推进中,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两条建议。
2018-10-30更新 | 2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人员交往、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促进了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交流。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丝绸之路的合作精神正在发扬光大,我国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着力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我国发展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之间的教育合作、经济合作、民间交往,推进相关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互联互通,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得到了相关国家人民支持,民心相通为促进区域互联互通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促进文化交流的作用。
(2)运用社会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倡导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创繁荣的理念。
2019-01-30更新 | 12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