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8 题号:562347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今年以来,我国许多城市多次出现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雾霾天气,不仅对海陆空各类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有病不能乱投医,得找准“病根”进行靶向治疗,治理雾霾,也需对症下药,监测并找准污染带。怎么测得准?如何找准污染带?北京市顺义区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断丰富经验和提高认识能力,并通过安装新型监测站,引入区域空气质量动态调控技术平台实时监测,为监察人员提供了精准督查方向。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的逐步深化,有利于人们精准施策,诊治雾霾。
随着2017年春节的临近,一则有关“春节不再燃放鞭炮”的倡议书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引发关注,并被大量转发。众多市民呼吁:为了我们共同的蓝天,春节不要再燃放鞭炮了。也有网友发出不同声音,认为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一部分,完全禁止燃放鞭炮并不现实。一位环保专家表示:“制定禁燃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既要考虑环保和安全因素,也要考虑公众需求,在‘春节能不能燃放鞭炮’的问题上应该实现综合平衡。”
(1)结合材料,谈谈人们对雾霾天气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在“春节能不能燃放鞭炮”的问题上实现综合平衡的理解
(3)某小区物业准备向全体业主发出春节期间禁放鞭炮的倡议,请你就此拟两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6个字)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材料一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话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消解对立思维,在尊重和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对外传播,找到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善意。如此,传播效益才能得以最大化。

材料二讲好中国故事,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又要有“故事”。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让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知识,谈谈应该怎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19-01-22更新 | 2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9年9月,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被誉为“无言之诗,无形之舞;无图之画,无声之乐”的中国书法艺术兴始于殷商时期。甲骨文下笔轻而疾,行笔粗而重,收笔快而捷,线条和谐流畅,为中国书法特有的线的艺术奠定了基调和韵律;字型方正、法度谨严、笔画分明的隶书的出现是中国书法艺术上的一次革命;汉代兴起的草书标志着书法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唐代的书法艺术对前人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从而推动了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艺术跨入到新的境界。此后,中国书法艺术在宋元明清时期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不断发展。

当今,随着汉字书写工具的变化,特别是键盘输入汉字的普及,加之应试教育的功利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书法教育面临巨大冲击。2019年教育部拟在各大高校开设书法教育课,并逐步推广到全国各地中小学,有人提出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一部分进行考核。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知识,说明将汉字书法作为初高中升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进行考核的合理性。
(2)在汉字书法受到冲击的今天,试就如何弘扬中国书法艺术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19-11-30更新 | 9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村落有着很多历史,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十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尤其“仿古建筑,小吃一条街”的疯狂“造街”,不仅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用疯狂“造街”来代替古村落发展,体现的是“急于求成”的错误执政观念。一些地方以建设新农村为借口彻底否定古村落文化,毫不保留地将带着历史和文化的古村矿大墙一夜推倒。这些做法,让农村建设走了歪路,走了回头路,从长远来看,既阻碍了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也破坏和摧残了古村落文化,是一种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得不偿失的做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古村落文化原真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如识,谈谈城市建设应如何跳出同质化、重复建设的怪圈。
(3)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日益突显。请就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提两点方法论要求。
2017-02-08更新 | 5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