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5765515
下关乡六沙台村是我校的定点扶贫村,过去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我校派出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动力,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工作队做法的合理性。
17-18高二上·山西大同·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扫墓祭祖、慎终追远是清明的核心。随着“低碳”理念深入人心,2014年清明节除了传统的祭祀方式外,网络祭扫、时空信箱、乐曲祭祀、鲜花祭祀等低碳又环保的祭奠方式正在逐渐兴起,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低碳祭祀日渐成为清明祭祀的新风尚。以前临近清明,纸灰漫天飞舞,满院子都是,现在这种现象明显减少了。今年的祭扫形式向着文明、低碳的方式转变。祭祀用品少了花圈、别墅,取而代之的是鲜花、水果。越来越多的人借助互联网,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随时随地祭奠先人。新的祭扫方式会在形式上对清明节形成冲击,但不管形式怎么变,人们的内心深处还是遵从“慎终怀远”的情感。
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是建立在农耕经济文化基础上的,随着国家的发展,赋予传统节日更为丰富的文化新内涵,传统民俗只有真正和时代贴近,植根于现代人的生活才能获得延续和发扬。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绿色、低碳祭祀是怎样日渐成为新风尚的。
2016-11-26更新 | 181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某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下表)。列出与下表各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建议依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示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①________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②________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③________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节、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④________

2016-12-13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大集:传承黄河文化

在乡村,有种情怀叫赶大集。山东沿黄开阜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比如济南仲宫大集,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日照岚山安东卫大集也有着600年的历史。

大集不仅仅是一个集聚卖和买的市场,也是一种精神符号。“黄河大集”,是山东推出的一项留住年味儿、留住传统民俗的创新举措,旨在探索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文化+旅游+好品+传播”相融合的发展模式,逐步拓展为黄河流域各省区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的重大文旅品牌。目前山东正积极打造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黄河大集”成为重要载体。“黄河大集”将融合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等,连通重点景区、遗址遗迹、古城古镇古村等节点,汇集“山东手造、山东智造”优质产品,培育一批以民俗为特色的“黄河风情村”、乡村旅游重点村,使其成为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的具化实化项目。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乡乡有大集,为啥要搞黄河大集”。

黄河大合唱:奏响红色经典

1939年春,一部历史巨作《黄河大合唱》在延安的一座土窑洞里横空出世。在风暴和烈火交织的年代里,“黄河”的怒吼吹响了抗战时期凝聚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抗敌救国的精神号角,亿万民众唱着“风在吼,马在叫”,奔赴抗日战场最前线。经过80多年战火与历史大潮的洗礼,《黄河大合唱》已成为中国新音乐和中国现代文化的经典。

时至今日唱起,仍然有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万众一心不可战胜的力量喷薄出。山东省政协委员刘妮表示:“我多年从事研究,曾反复聆听《黄河大合唱》,每一次听都会感动地泪流满面,这说明经典的文艺作品确实能经久不衰,直抵人心。”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黄河大合唱》,永远是中国人民心中长燃的火炬,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2)新时代我们依然要奏响《黄河大合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3-12-31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